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作者:郑也夫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5

顾文姬评分

4

82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内容简介

上帝已死,天道隐遁。物欲横流的世人,正沉溺在消费主义的狂欢节里。也夫却也开始构思“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了。本书不仅分析细密,而且行文畅达,颇饶趣味,兼具解释、批判与建构三重功能。特别是作者引入了社会生物学的视角,使该书的分析更擅胜场。或许一部书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多少有助于人们在精神上获得超越与解放。这是一本解释消费的理论著作。全书分12章,第一章重点在指出问题;第二章主要是简述消费的演进,简介对消费的两大解释。在以上两章的基础上,作者开始建立本书的解释系统,其基础是对消费机制的解释。先后有五章分别讨论它们。第七章讨论的是现今社会中已经和即将出现的趋势,作者预计它是“后消费时代”中人们生活的主要构成。这一章所以插入到消费机制的五个章节中,主要是因为它同第六章有过于紧密的逻辑关系,兼及还可以为第八章论及的时尚之非物质化做些铺垫。第九章继续第七章的怀疑逻辑,分析消费、收入与幸福的关系。第十章是在质疑工业时代中与消费观互为表里的工作观。深入阐述自凯恩斯以来不断光大的一个观点:生产问题解决了,工作将不是未来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失业和半失业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第十一章指出,近现代教育是服务于生产,教人们如何工作的;而古典教育是服务于贵族,教他们过艺术化的生活。因为全民即将如古代贵族一般解决温饱,因为工作的重要性丧失,未来的教育显然要融合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第十二章论述了,温饱解决后,物质不再是满足炫耀与刺激的有力手段,游戏才是人类的归宿。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工业是消费社会来临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消费还依赖第二个条件,就是市场和其中的要角——商人。 一般假设及教导指出:大型企业是在为消费者服务。并且在所有重要的层面都听命于消费者主权的权威。……(在)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及一般讨论中……市场好像一个半宗教性的图腾;在市场经济中,欲望和需求以不堪抵挡的力量从消费者传达给生产者。至于前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后者的工具,并且大型生产公司只为本身目的、而非公众目的服务的事实,却被视而不见。

19世纪驯化出工人,20世纪驯化出消费者。

广告词只是驯化者的话语中的小把戏,其最大的话语力量在于它无形中将消费中的新款同一个时代中最有魅力的词汇“进步”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似乎这就是历史的必由之路。即使你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加入了消费也就是参与到进步的潮流之中。

地位低的人在模仿和追赶地位高的人,企业家为了赚钱,拼命复制有钱人消费的东西,降低成本下放给地位低的人。

满足民众某项需求的方式本来很多,而商人认准了其中最能帮助自己赚钱的那种方式。

生产和消费应该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

一方面,它要人们遵从资本主义的工作伦理,拼命地工作,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它要人们疯狂地消费,随着商品频繁地更新换代,最终每个人都在以最大的付出换取最小的收获。前者是一种异化,后者是另一种异化。二者合在一起是第三种、最为荒诞的异化。

道德性和政治性的整合总会伴随着痛苦(总是要诉诸公开的镇压),新的技术则不必使用镇压的手段:消费者在消费过程本身里,就内化了社会作用和它的规范。

登广告的人通过把他们的商品和人类精神对于存在的无限渴望拴在一起从而培养了需求。

广告在功能上日益无用,刚好成为消费世界的缩影——很多商品的实用性日益成为炫耀性的陪衬。与其说广告在诱导消费,不如说广告本身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消费,并且是商品世界中最夸张、空洞、无聊的消费。

工业的本质是复制,是将本身不带有复制属性(农作物则是自身就带有复制属性)的产品,通过机器大规模地、源源不断地复制出来。堪称工业主义里程碑的福特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同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装配流水线,标准化作业,简化劳动技能(里茨尔,1996:241)。

麦当劳在复制的意义上超越传统工业的不仅是空间的扩大,还有内容的拓展。福特所代表的工业家们复制的是传统的产品,多为硬件。麦当劳等企业复制的是服务,它甚至复制出“笑脸”。

但是工业的本质是复制,复制的结果必然是曾经属于少数人的东西,可以被更多的人购买

广告可以促进,却不能造就消费及其形式。而打破门槛,开发方便的商品,是消费机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如果不追求荒诞的物质炫耀,工时将减少,休闲时间将增加。

物作为有价值的关系之象征,为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提供了具象的证据。

如此强调物质,是不是本末倒置了?难道不是人将某种意义赋予了某种物质,而非物质将意义赋予人类?

自我是一种脆弱的精神结构。

那些不能在工作中直接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便将对进步观的拥戴移情到对科技所带来的新产品的消费之中。

收入常常是做不愉快的工作的报酬,有时更多的收入正意味着做更多的不愉快的工作。

我们可以将消费品按照价格自下而上排出10种。你获得了一种以后,马上就会适应,继而期望更高的一种消费品。

现代消费社会的问题梗结正在于,一些尚未满足的基础欲望我们居然重视不足,一些已经充分满足了的欲望我们还在无休止地填充。

什么是工作?为赚钱而劳动。

现代社会中的工作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有明确的功利性目标。第二,费力。第三,多数人的工作是被动的。第四,多数人的工作是单调的。

效率的极度追求推动着工作的不断改进,最终导致普通个体从事的每一项工作的单调和无自主性。这种单调和无自主性是制度化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工作的普遍特征。乃至,现代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在工作时间、物质消费、休闲时间三者的配置上,物质消费膨胀,从而支撑了工作时间,抑制了休闲时间的增长。

消费主义的胜利,意味着并决定了拒绝缩短工时。消费主义的胜利意味着它的价值观内化在很多人心中,很多人感到自己物质占有上的不足,要去拼命地挣钱和花钱。而挣钱和花钱恰恰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支出。

工商界与政府并不喜欢让人们拥有真正的休闲,只希望我们把休闲时间用于购买物品和他人的服务,或为政府纳税。

工作可以帮我们组织与运用时间,使人们可以跟家庭以外的世界产生社交接触,促使个体追求更宽阔的目标,给予社会地位及认同感,以及提升活动的层次等等。

摆脱空虚无聊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堕落,一个是升华。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郑也夫

郑也夫

郑也夫作者自述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初中即将毕业时遭遇“文革”。1968年赴北大荒。其后的三十九年中先后工作、学习过十个单位:八五二农场四分场六队,该农场水利工程队,该农场工程大队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市交通顾问。曾任央视《实话实说》总策划。作者主要作品《吾国教育病理》,2013《科场现形记》,2013《语镜子》,2013《双城记》,2013《半开放社会》(香港),2011《沙葬》,2011《神似祖先》,2009《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2008《后物欲时代的来临》,2007《抵抗通吃》,2007《知识分子研究》,2004《阅读生物学札记》,2004《被动吸烟者说》,2004《城市社会学》,2002《信任论》,2001《忘却的纪念》,1998《世界杯断想》,1998《游戏人生》,1997《走出囚徒困境》,1995《代价论》,1995《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1993

郑也夫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