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理论读本

作者:佩吉·麦克拉肯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9

顾文姬评分

5

24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女权主义理论读本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论文集.这些精选出来的论文从不同的哲学观和不同的学科视角展现了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最新思潮,涉及社会组织的政治学,种族、族裔和妇女的问题,女性气质的讨论以及关于性的研究等。在理解这些观点对西方女权主义者的重要性之上,读者可以思考它们在中国的诺境下将如何发挥作用,并思考这些观点将如何帮助我们看待新问题或以新的方式定义老问题。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那些并非受压迫者又极富同情心的人需要牢记,对他们本身没有承受过的压迫问题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他们应该认识到不管他们做什么,从参加游行示威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都不可能使他们变为一个受压迫者。

在同样的文化范围内,人们的言行与人们的思想之间的差距在女性那里要比在男性那里大得多。女性会觉得是被迫进行说和做,如果不是如此经常地受到负面的文化制约,这些方式就不会正确反映她们想说和想做的事。全社会都要求女性水远要考虑“男人们(或“其他人)会想什么”,这就导致了在她们可见的言行与她们的思想及判断之间产生了更大的鸿沟。p524

陌生人为她的研究带来的正好是接近与远离关怀和淡漠的结合体,而这正是扩大客观性的核心所在。而且,本地人倾向于把某些事告诉陌生人,但不会在本地人之间谈论这些内容。更进一步,陌生人能够发现本地人的信念或行为模式,而沉浸于自己文化中的本地人却难以察觉这样的模式。女性正是这种进入我们社会(包括自然与社会学)的主流制度的外来者;处于统治群体之中的男人则是“本地人”,他们的生活模式和思考方法,极其适应占统治地位的制度与概念图式。p523

女权主义有许多流派,因为她们分析的是历史上不同妇女群体的生活:自由女权主义源于对18、19世纪欧美受教育阶层妇女生活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源于对19、20世纪工业化社会劳动阶级妇女生活的研究,第三世界女权主义源于对20世纪晚期第三世界妇女生活的关注。p522

有时这样的观点由一种个性结构加以表达。简弗拉克斯和其他运用对象关系理论的作者指出,女性气质比男性气质更少防御性结构。不同的要儿期体验在生活过程中得以不断加强,导致男人发现他们的男子气概只是一种脆弱的现象,他们必须不断地努力维护和保持。相反,女人则把女性气质看作是“自我”的一个非常确定的组成部分。就刻板印象的表现而言,真正的女人”似乎是由自然呈现出来的;而“真正的男人”则表现为一种脆弱的社会建构。p520

在消除导致片面、扭曲的解释与理解的社会偏见方面,“发现的语境(context of discovery )”与“辩护的语境(context of justification )”是同样重要的。…… 主观看法中的个人偏见与差异可以通过常规的科学方法来识别并消除,而文化范畴内的偏见与差异却需要以不同的方法来探求。p514

认识论就像是模型、类推以及隐喻,在科学解释中显得至关重要。当我们的目标是增进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时,就没有必要运用很少有人懂得的隐喻方法。只是当人们对机械设备开始变得熟悉时,“自然是部机器”才成为影响深广的一个隐喻。p512

知识理论的关键,并不在于它以某些多数人不熟悉的、不能接受的标准来判断是正确的,而在于它对理性的、有思想的、见多识广的读者具有说服力。p512

我建议读者记住一些新近的女权主义研究提出的具体主张,包括:“女性采集者”( Woman the Gatherer)、女性不同的道德声音、社会生活中妇女行为的意义,等等。在由传统的生物学与社会科学界定的关于人类理解的广领域内,希望对女性的本质、角色以及性别的社会维度进行重估的研究,无疑会面对一些有关“好的研究”的公开标准一一或者,至少是某些性别歧视的或男性中心的研究的标准。p511

女权主义理论读本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佩吉·麦克拉肯

佩吉·麦克拉肯

佩吉·麦克拉肯(Peggy Mccracken),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担任法语和妇女研究课程教学任务,从事妇女、社会性别和中世纪文学的研究工作。并曾担任中山大学女权主义理论课程主讲。

佩吉·麦克拉肯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