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城到洛阳
从平城到洛阳内容简介
讨论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边疆民族与汉民族以长城为基线所发生的冲突与调和,对彼此的历史与文化所形成的激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永嘉风暴中,拓跋氏部族最后进入长城,收拾黄河流域边疆民族破坏的残局,建立起较长期的统治政权,接纳东汉以来渗入长城的其他边疆民族。然后以此为基础,和汉民族作一次彻底的融合而孕育了新的血统与新的文化因子,成为后来隋唐帝国建国的基础。 逯耀东教授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与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与分析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见解精辟,体系自成。本书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魏晋处于汉唐之间,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儒家思想失去其原有的权威地位,经学笼罩下的学术纷纷脱离经学的羁绊而走向独立。
热门摘录
在门阀制度下的婚姻,圈子更小,往往由于门第高下、地望优劣在他们之间分划出许多等级来,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列为一流,广平游氏、河间邢氏、博陵崔氏、顿丘李氏、渤海高氏等又是一流。
事实上,即使那些进入长城的边疆民族,最后放弃自己原来享有的文化传统,完全融合于汉文化之中,其历程也往往是非常转折与艰辛的。因为文化接触与融合的因素非常复杂,往往在接触与同和的过程中,一旦早于挫折与阻碍,必须经过不断地再学习、再适应、再调整之后才能完成。而且不论融合或被融合的双方,都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被融合的民族完全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但仍然有某些文化的因子,无法完全被融合而残留下来。这些残留下的文化因子往往在被吸取后,经过转变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成分;不仅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也增强了汉文化的活动力量。
而崔浩“分明姓族”的目的,则是想以中国的文化传统配合北魏的现实政治力量,发扬以世族为中心的政治,也是他的抱负。····亦即在拓跋氏政权,展开以中原世族为中心的政治理想。
中原士族于动乱中流徙,形成危亡相携,患难相济的心理,因而出现了和江南不同的社会形态,那就是家族同居,更因同居共财,同爨共灶得以持久维系,另一个维持中原世族累世而居的原因,则是世代相传的家教。所谓家风,自魏晋门第社会形成后,门第之中上自父兄,下至弟子有两个共同的愿望,一则希望门第中人具有孝友的德行,在家族中和睦相处,一则希望能有经史文学的修养,前者是家风,后者是家学,二者合并而言是家教。
北魏前期的政治结构形态,大致是这样的,即以姓氏为基础,而编结成部落联盟的网。网的核心是拓跋氏皇室;其他帝室十姓拱卫在他们四周,外面是功勋八姓,功勋八姓之外,则是内附部落与四方诸姓,层次非常分明。
拓跋氏一方面娶其酋长的女儿,另一方面也将公主下嫁其他部落,其目的在透过婚姻关系,以维系部落间向心的团结。
由于这种门阀制度下的婚姻,而使他们在社会上互相标榜,在政治上互相提携,或者更进一步结成党羽互相斗争,有时更因求婚不成遂加谄谗,同时在家庭里,由于庶长之间地望不同,常常引起无谓的纠纷。
北魏宗室的婚姻,是有政治条件在内的,宗室王子皇孙与中原士族通婚,是为提高并巩固其宗室的社会地位,至于公主婚假,则受了汉朝和亲政策的影响,对于那些来归附的酋长与南朝前来投降的显贵发生一种羁縻作用。
每一个游牧民族和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接界处,必定留下一段距离的“边荒”地带,这种边荒地带,汉朝的匈奴称之为“瓯脱”,如果用现代语来解释,该称为非武装的缓冲地带,这个地带的狭宽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光荣。
沿长城便捷外汉匈瓯脱,为匈奴犯汉之通路,亦为汉巩固长城之方位据点,汉若不能固守此地区,则边防撤至长城以内。汉匈冲突初期,汉因不能控制此地区,故边郡烽火迭举,中国时有风尘之警也。
维持门第的尊严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可说是崔浩世族政治的两个理想,也是他努力的目标和责任。(P84)
从平城到洛阳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