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观念

作者:吴国盛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3

顾文姬评分

5

2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时间的观念内容简介

《时间的观念》确立两类原始时间经验,标度时间经验和时间之流经验。构画在两类原始时间经验之上生长出来的众多时间观念的交响与变奏,从思想史的角度,发掘当代哲学和当代科学中时间再发现的意义。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导论:两种原型时间经验

一,时间的象征

二,计时与标度时间经验

三,生命体验与时间之流经验

四,时间概念的起源:先验的和后验的

第二章 中国传统时间观

一,测度时间概念

二,本源性的标度时间:“时”

三,对时间之流泰然任之

四,循环观与线性观

第三章 希腊传统:测度时间与循环时间观

一,淡薄的历史感

二,循环时间观

三,时间被消除或降格:爱利亚学派与柏拉图

四,时间是运动的数:亚里士多德

第四章 基督教文化:时间之流与线性时间观

一,强烈的历史意识

二,线性时间观反对循环时间观

三,时间之流的内在化

第五章 技术时代:测度时间与线性时间观

一,钟表:技术时代的象征

二,循环时间观抗拒线性时间观

三,时间的暴政

第六章 近代科学与物理时间的测度化

一,运动的数学化与测度时间的数学化

二,牛顿绝对时间观的起源

三,经典物理学拒绝时间之矢

四,相对论以时间观带来的变化:测度时间的精致化

五,量子力学对时间观的影响

第七章 物理时间的哲学反思

一,笛卡尔

二,洛克

三,贝克莱

四,莱布尼兹-克拉克论战

五,康德

六,彭加勒

七,迈耶松

第八章 进化与深时的发现

一,地球演化的观念

二,化石的意义

三,地质深时的确立

四,进化论与深时难题

第九章 物理时间之矢的发现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间之矢的浮现

二、经典力学对热力学的整合

三、经典框架中时间之矢的发现

四、热力学时间之矢的新诠释

五、混沌:开放未来的确证

六、物理时间再发现的意义

第十章 时间之流的哲学阐释

一、麦克塔加

二、柏格森

三、胡塞尔

四、海德格尔

附录 走向时间研究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技术时代人的生活完全由时间控制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十分清晰而确定地展现在眼前。社会发展有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个人生活也有时间进程中的理想和目标;日常生活中有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日程表;速度、迅捷、准时既是新时代的特征,也是新时代的价值标准。时间自在地流逝,而人则在疲于奔命的生活节奏中创造了时间的威权,并使自己成为时间的奴隶。

胡塞尔花了很大的力气,在意识中发现了时间的“到时”结构,那就是“过去”并不完全过胡塞尔花了很大的力气,在意识中发现了时间的“到时”结构,那就是“过去”并不完全过

这个事件(基督耶稣的诞生)是全部历史中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它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尺度全都建立在这个事件之上。基督降临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时间原点,过去和未来借此获得方向:全部的过去的事件都奔向它,作为它的准备阶段,全部的未来由之涌出,成为它的展开和漫延。

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并非人类中心论的狂妄自大,而是古代欧洲人安居意识的宇宙学化。宇宙的同心球层包裹着地球,人生活在地球上,无比安稳,如同母腹中的胎儿。 哥白尼革命打破了宇宙同心球之后,天不再为天,地不再为地,只有无限的空间,但却丧失了房子。如同婴儿出了世,却丧失了母腹。

时间聚集着最丰富的多样性和最真切的统一性。

破除只把时间当作一个物理学哲学问题来思考的传统,展现时间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意义、理解基督教文化的意义、理解技术时代的意义、理解近代科学中两大传统———数理传统与博物学传统———之交汇与整合的意义。

整个西方哲学史所寻求的东西,就是那种能够使世界、使人“结成一体”的东西,说白了,这是一种对统一性的寻求。西方的形而上学史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实体”,以作为这个世界之统一性的基础,然而不幸的是,在找到这个“基础”之后,这个“实体”以及由之建立起来的世界都不知不觉地丧失了“活力”。

只要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同的三个东西,这个陷阱就是不可逃避的。被认为是当代芝诺的分析哲学家麦克塔加也证明了,唯有承认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变迁才会有时间性,但就这三者是不同的东西而言,时间又是一个矛盾———一个东西不可能同时是三个不同的东西,因此,麦克塔加认为时间是虚妄的。

流俗的时间是对当前化时间的一种扁平化,它遮蔽了当前化时间中与牵挂活动相关联的时间结构,遗忘了牵挂的“时机性”以及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到时,只留下了一系列空洞的“现在”。即便如此,在流俗的时间观念中,依然残存着一丝本真时间的痕迹。

常听到人说,自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之后,任何将时间与空间分开来研究的尝试即使不是不可能也会是浅薄的,因此,我们甚至不可能写出一部独立的时间观念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至少在我国哲学界,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时间哲学中的其他更重要的问题。

我们所有的时间经验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事件定时定位的标度时间经验,一类是关于人生短促或者无聊的慨叹,即对时间之流变的感悟。这两类经验就是两种原型时间经验,我称之为标度时间经验和时间之流经验,它们概括了人类所有的时间经验的性质。

接受一种历法和计时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接受了一种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皇帝和欧洲教会对时间体制垄断的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之关系的解释权。然而,这种情形在技术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垄断权不再由一个社会集团交给另一个社会集团,相反,所有的人全都丧失了时间的垄断权——钟表自己行走,越走越精确。工业时代创造了一个人工的世界,它的时间体制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异在的力量。看起来某些人支配着另一些人的时间,可是支配者又受着时间的支配。不再是某些人垄断了时间的体制,而是时间体制支配着所有的人。

时间这样的有价值,人们不得不万分珍惜时间。一方面,人们尽量节约时间,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每一时间,哪怕一点一滴都必须花掉、消耗掉,不能浪费。这使现代人陷于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境地,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技术时代那样,人类能够占有那么多的时间,以致他需要发明和制造一些玩意儿来帮助他消磨时间(kill time)。这就是说,技术一方面帮人类挤时间、抢夺时间,另一方面又帮人类消磨时间。时间是这样一件奇怪的东西,如果你费力去争夺它,你就得费力去将它用掉,否则你争夺时所花的力气就浪费了。

时间的观念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吴国盛

吴国盛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所著《科学的历程》出版近20年,仍是科普领域的畅销图书。此外还著有《技术哲学讲演录》《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吴国盛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