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变迁

作者:保罗·沃尔克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1

顾文姬评分

5

60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时运变迁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过程,尤其是美元和日元的变动情况。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未,保罗.沃尔克曾担任美联储主席;行天丰雄曾担任日本银行行长,他们共同见证了从“尼克松冲击”到“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的历史。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特里芬难题

欧洲人,特别是法国人,反对美国在解决其对外逆差时使用其本国货币的特权。我们和他们一起要求,美国应该像别的国家一样,用其他资产——黄金、特别提款权或外国货币——清算账户赤字,这是其应该承担的义务。美国坚持采用一个储备指标体系。

美国财政部部长迈克尔·布鲁门撒尔赴日参加商业银行家的国际货币会议时,再次重申对日本的强烈要求,即分担(美国)石油进口支出增加导致的国际收支赤字,日本不能再扩大其贸易顺差。 他还一度指出,日本不应当保留其投资美国短期国债所赚取的利息。

财政部自然更愿意通过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进一步讲,更倾向于降低所得税而不是增加开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凭借这十年中约12%的年复合增长率华丽变,身为现代工业强国。

更为有趣的则是去思考: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明显走弱世界经济较——之前更低的增长率,更严重的失衡和通胀——是否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有关。

总而言之,在国内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斯密论证了政府最少干预市场的好处;在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上,李嘉图论证了政府最少管制贸易的好处;而休谟则论证了政府最少干预货币政策的好处。人类经济在19世纪的第一次全球化繁荣发展,就在三个英国人思想(也许还有皇家海军所保证的世界和平)的基础上展开了。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被中国人称为“下海”的这第二轮改革,对世界经济体系所造成的影响,绝不亚于它对中国本身的冲击。对中国而言,从那时起到现在的20多年间,中间经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助力,正是中国对外贸易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也是中国通过外向型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实力和水平跃升的时期。对世界经济体系来说,所谓“中国奇迹”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迈克尔・利( MichaelDooy)等人所说的布雷顿体系的重建,或“布雷顿2.0”。

1967年,时任联邦银行行长的卡尔·布莱辛在写给美联储马丁主席的一封信中,直接且正式地承诺,德国不会用美元储备购买黄金,信中还谈及美国在海外特别是在德国沉重的防务开支。但德国持有的美元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招致其他麻烦。联邦银行的官员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对德国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遭到了流入美元的冲击,通货膨胀(据说由美国输出)正威胁着他们的国家。这种担心及时地使德国变成那些准备改革该体系的国家中的先锋,特别是朝着更灵活的汇率方向改革。

1964年,日本接受基金组织协定的第八条款,取消了对经常性交易的限制,并实现日元可兑换。

美国处于20世纪60年代长期扩张的末期,尽管现在听起来没那么严重,但财政部短期债券利率到12月已升到7.25%,长期债券利率8%,比当时所有人记忆里的利率都高。紧缩货币政策吸引了短期资本流入美国,外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卖出美元。黄金没有因为对美元价格和美国政策的不确定而外流,实际上是流向美国。随着这一年的结束,欧洲对美国输出通货膨胀的抱怨,已让位于对美国货币紧缩抑制其经济活动的抱怨。

总统宣布会议已经达成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货币协议”。 这一评价经常被带着嘲笑反复提及,但就我所知,如此众多的国家就一组汇率一次达成协议,确实是史无前例的。

在一个政治权力广泛分散而经济关系日趋紧密的世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样板建立新体系的努力,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吗?或者,反过来,是不是因为国际货币体系内缺乏更强大的结构和纪律意识,才一定程度上导致世界经济在该体系于1971年崩溃后表现得极其疲弱?

这个问题就被重复提及:在没有一个自身非常稳定且占主导的国家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体系吗?美国还能够扮演这个角色吗?

我们判断政策变得不足信的一个方式,是它们成为信手拈来的调侃对象。金融界当时有个关于三个火车头的笑话。一个火车头根本没在跑,那是德国;第二个火车头倒是跑了,可惜跑错了方向,那是通过增加出口而非国内需求拉动增长的日本;第三个火车头也在跑,但它污染了空气,那是美国火车头,烧了太多石油,并留下了一道美元的尾迹。

吉米·卡特政府对财政部、经济顾问委员会以及国务院中主要经济职位的任命,与尼克松-福特政府后期货币主义者占主导完全不同。货币主义者深信,绝大多数经济问题都能依靠市场实现必要的协调。卡特班底都接受过专业的经济学训练,并目睹了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的重大举措。他们支持浮动汇率,但出于本能和经验,他们是信奉凯恩斯主义的政策积极分子,笃行政府有能力最大化经济乃至市场自身的绩效。

贴现率调整,由华盛顿美联储理事会的7名成员根据12家地区联储银行之一的建议进行多数票决。投票结果通常是立刻宣布。

19世纪英国财经作家沃尔特·白芝浩写下的耳熟能详的教科书名言:自由地放贷(他说,以高利率)以恢复流动性,但如果问题关乎清偿能力,千万别这么说。说白了就是,如果银行只是现金短缺,它需要的全部借给它;但如果它是基础不牢(资不抵债),那就一个子儿也不借。

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写信给里根和贝克,请求他们帮助终止日元的进一步升值。但后者礼貌地拒绝了,并回复称国会里的保护主义太强,在外部平衡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政府不能再次改变汇率政策。

时运变迁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保罗·沃尔克

保罗·沃尔克

保罗·沃尔克,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到1987年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职务,现任美国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格林斯潘誉为“过去二十年里美国经济活力之父”。行天丰雄,前日本财务省次官,现任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

保罗·沃尔克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