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是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提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本卷函盖隋唐至明中叶。
热门摘录
在宋人心目中,“内”之作用,无疑是辅助“外”的;而正是这种“辅助”带来了沟通与跨越的可能。因此,在讨论“内、外”问题时,更能揭示这种区分之实质的,并非所谓“内”与“外”的隔离区划,而更在于二者相互交叉覆盖的边缘这一交汇地带的实际意义在于,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界域为“内”与“外”两端的衔接面,它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内”或“外”,而可谓亦内亦外。在这样一个充满灵活度的弹性场域中,最容易观察到诠释者区分“内”“外”的判断标准及其如此区分的意图。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