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书信百封

作者:康德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9

顾文姬评分

5

8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康德书信百封内容简介

迄今,已发现的康德书信大约有300余封。这本《康德书信百封》主要是从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10-13卷,即第二部分选出,并根据该版本翻译的。除此之外,编译过程中还参考了J.蔡贝编选的《康德书信集》的第1封、第50封选出;K.福兰德编《康德其人及其事业》;R.艾斯勒《康德辞典》;阿尔林古留加《康德传》,中译本。康德书信是康德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包含了康德对自己思想体系的许多重要的说明和解释,形成了康德哲学著作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且以动态的方式再现了康德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同时,它们也是康德生活与事业的忠实见证人。如何使这有限的百封书信成功地体现康德的思想和生平,是一项要求颇高的任务。在编选方面,编译者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一方面要尽可能挑稳定对研究康德思想和生平最有价值的书信,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康德生平各个时期的连续性,避免出现空白现象,为此,在体例上采取了编年史的方法,即按年代先后排列。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这种倾注的道德原因是两方面的:第一,权利的原因,其他势力决不能去阻得一个民族建立它自己认为好的公民制度:第二目的(它同时也是义务)的原因,在本性上,一个民族的制度唯有能够按照原避免侵略战争(至少在观念上,这种制度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共和主义制度),因此能够阻止战争(一切灾难和道德败坏的源泉),否定性地保障尽管有各种缺陷的人类向善的进步,至少使它在进步中不受扰,才是自在地合法的、在道德上是善的

康德书信百封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康德

康德

邓晓芒,男,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早年当过插队知青和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1989年任教授,现为武大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德国哲学》主编。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上成就斐然,并积极介入中西比较和文化批判,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独树一帜。杨祖陶,1927年生。1945-1950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师从金岳霖、汤用彤、贺麟、郑听、洪谦诸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是我国著名的康德黑格尔研究专家,也是业内公认的著名翻译家。著有<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欧洲哲学史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六十年》译著有《精神哲学》《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

康德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