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内容简介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转型时期俄罗斯媒体演进、变迁的完整画卷,极具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于我们这个北方邻邦,对于为我国新闻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框架与模式的俄(苏)新闻业的转轨过程,我们学者十分关注并进行了跟踪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也较为少见。而转型期的十几年,正是俄罗斯社会及其媒体发生质的变化的十几年,分析其转型的原因有、过程、阶段性特征,探讨社会变迁和媒体转型的互动关系,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参照意义。而李玮《转型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一书为我们展现的正是这一时期俄罗斯媒体发展的完整的画卷。该书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改革”政策时期写起,对媒体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检视,对联盟解体后俄罗斯媒体的转型过程及其后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俄罗斯媒体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热门摘录
没有传媒就没有“公开性”,没有“公开性”也就没有苏联划时代的社会改革。由此可见,大众传媒从一开始就涉足到苏联政治改革的核心,扮演了举足轻重的、旧体制的“掘墓者”角色。 应当承认,1985年以前的苏联传媒是一张巨大的、编制有序的、纲举目张的网,它虽然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媒作为信息传递工具和途径所需要的自由,但是,它却又其它西方国家传媒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即有利于短时间、大面积的同一种信息覆盖和宣传。
……依赖一个不适当的工具去推动国家的民主…… 戈尔巴乔夫过于夸大新闻自由的重要性和绝对性,把新闻自由视为民主政治的圭臬,而忽视了大众传媒的政治性。 ……殊不知在没有社会秩序和立法的保障下,放弃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无异于把它拱手交给对方。
《俄罗斯传媒法》第三章第二十八条规定,专门生产广告或色情性质产品的新闻媒体,应按俄罗斯联邦政府规定的程序,征收印数税。
……以及宣布为紧急状况的场所的采访权利(这一条后来在2003年的莫斯科人质事件中受到质疑,由于电视台的新闻暴露了情况,给解救工作造成障碍。政府有人提出限制记者在紧急状况的采访权,但普京总统予以否决)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