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佛杀佛-一行禅师的禅法心要

作者:一行禅师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

顾文姬评分

5

2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见佛杀佛-一行禅师的禅法心要内容简介

「這些年來,言道者多,證道者少,固由於行門不彰,但行門之所以不彰,則往往來自對禪的誤解,而一行禪師的這本書就在讓行者能從『如實知見』中產生『如實行履』。坦白說,做為『心要』對這本書來說也許太沈重了些,但作為檢驗知見、行履之所據,它的確是簡潔、清楚、全面,既扣住原點,又針砭時弊的一本禪書。」──林谷芳(禪者、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見佛殺佛》(Zen keys)成書於1970年代,是一行禪師較早的一部著述。當時,禪師正因在越戰中開展佛教社會運動──反戰和救助戰爭受害者,而被迫流亡後不久所寫成。本書是一行禪師最早且最有系統地向西方世界講授禪法心要的作品之一,全書線索清楚、要語不繁,是一行禪師禪法的基本綱要。90年代,禪師本人再度對全書進行了修訂。這裏呈現給讀者的中文版,即是依據修訂版翻譯而成的。

由於這是提綱挈領性的講義,所以本書涉及的內容甚廣。從一行禪師禪法的核心概念──「正念」出發,闡述了禪宗的基本世界觀,包括無我性空、諸法緣起、互即互入、重在體驗等觀點,同時旁徵博引,講解公案的意義、效用和參究方法,並簡明扼要地介紹佛教、禪宗的歷史和基本經典。此外,傳統佛教的般若、中觀、唯識諸學透過一行禪師清新優美的筆調重新詮釋後,古今中西,全都圓融無礙。相信讀者──無論是不是佛教徒──不僅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有關禪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從閱讀本書中獲得一種禪的直接體驗。

「臨濟禪師曾說:『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對於一般虔誠的信仰者而言,這種說法會令他大惑不解。但這話的效用,實際上取決於聽聞者的心性和能力。如果學人有膽識,他就有能力藉此擺脫一切權威的束縛,體認究竟的實相。真理並非概念,如果我們抱持概念不放,就失去了實相。所以必須『殺掉』概念,才能讓實相本身得到彰顯。殺佛是見佛的唯一辦法,我們有關佛陀的任何概念,都會妨礙自己親眼見佛。」──引自《見佛殺佛》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如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思考,我们可能会以为佛陀将其“无我”教义,看作是与“我”相对立的一个真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 就会立刻发现“无我”的观念,不过是为了把我们从教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一剂解药。

要想理解无我,必须要懂得佛教中无常的观念。“诸行无常”——万事万物都始终处在迁流变化的状态之中。没有任何事物能在连续的两个刹那(ksanas,可以想象的最短的时间)中保持不变。因为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转变,即便在刹那之间,它们也不能保持其同一性。 无我的原则,揭示了事物本身与其概念之间的深刻区别,事物是动态的、活跃的,而概念却静态的。

事物的出生、成长和衰减取决于无数原因和条件,而非由一个单一的原因所决定。

见佛杀佛-一行禅师的禅法心要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当今世上最有影响力的禅宗僧人,被誉为当世第一大德。1926年生于越南,16岁出家。1960年代,得到普林斯顿大学支持,赴美国学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佛法。一生传播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传递正念生活之道,同时宣扬非暴力的和平理念。196 7年,一行禅师被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73年,越南政府取消他的护照,拒绝让他回到越南,一行禅师流亡到法国。1982年,一行禅师在法国南部建立“梅村”禅修道场,近30年来,在欧洲和北美也建立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为佛教界人士、普通人和许多孩子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其著作也已被翻译成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行禅师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本书是他最受推崇的代表作。

一行禅师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