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艺术

作者:鲁道夫.爱因汉姆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0

顾文姬评分

5

29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电影作为艺术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本树立标准的书。它支持人们至今在为通过完整、生动的形象来反映我们的世纪而进行的努力。本书将把前人经验中得出的某些原则传留给为此而献身的新的一代DD他们热烈参加电影俱乐部的放映活动、力筹私资拍片、进行业余拍片试验、在广告和电视节目里偷运私货,或者经常向大制片公司进行试探。为了保存标准而进行努力是值得的。如今已经成为受人景仰的新现实主义导演或编剧的那批意大利学生,曾在三十年代里备受法西斯主义的折磨。他们当时不得不另找出路,像中世纪经院学者那样狂热地献身于对电影艺术的古典作品和电影理论著作的研究。如果他们没有在那些年代里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求精的思想,那么他们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决不能结出这样卓越的果实。他们的论著征引广博而精到。 本书在西方电影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是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他从心理学角度细密分析并总结了无声电影的实践经验,时刻提醒创作者避免在创作实践中脱离艺术的必要性去滥用电影的技术进步。此外,本书对电影技巧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为后来的电影文法理论创立了一个先例,成为这个理论学派的一部奠基性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1.艺术家从不同寻常的和引人注目的角度来再现物象的结果,迫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而不仅仅是观看或接受。 2.艺术家不仅将注意力引向物象本身,同时也引向它的形式上的特点。 3.将注意力引向物象的形式属性还造成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促使观众感到有心要考虑影片作者是否选择了富有特征意义的物象和它的活动是否具有特征。 4.然而,惊奇的摄影角度不仅能起震惊和诱骗的作用。从一个特殊的观点来表现一个物象,还能相当深刻地解释它的含义。

既然视网膜只能反映平面的形象,为什么我们的眼睛又能使我们得到立体的印象呢?深度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个眼睛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能看到两个略为不同的形象。当这两者合成一个形象时,就产生了立体的印象。

我们的眼睛能向任何方向移动,因此我们的视野实际上是无限的。相反,电影画面却受到银幕边缘的严格限制。只有在银幕边缘之内出现的,才是可见的。因此电影艺术家就被迫从无限大的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换句话说,他能选择他的主旋律。银幕的界限,正像远近的配置一样,也是一种结构的工具,因为这种界限一方面能使某些细节突出和具有特殊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去掉不重要的东西,使人惊奇的东西突然引入镜头,以及把发生在镜头外面的东西的倒影拍进来。

由于演员总是无休止地讲话,所以一切舞台艺术便都显得多么不自然,多么风格化 电影能使没有生命的物体变得引人注意。让我们设想一下:在某一个舞台场面里,桌上放着一朵花。如果不靠演员的帮助,这朵花绝不可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卓别林在吃坏到不能再坏的食物时就像是在享用珍馐美味,而且姿态优雅、举止合度,这就不仅表现了贫困本身,而且可以说是把贫困表现成低一级的富有,是美好生活的畸变。他使这两者之间发生了关联,这就使悲惨的境遇显得加倍的悲惨——因为见大而后识小,有白而后知黑啊。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卓别林的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人性的元素在他的别出心裁的滑稽表演中越来越深刻了。他初期的短片同当时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很少有什么差别,其中只有一些纯属胡闹的绝妙穿插,很少有或完全没有严肃的背景。

电影作为艺术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鲁道夫.爱因汉姆

鲁道夫.爱因汉姆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