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性学习

作者:张建伟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建构性学习内容简介

新世纪伴随着一连串的新名词悄悄到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学习型社会、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这一切在给我们无限憧憬之余,也向我们发出了共同的质问:教育,准备好了吗?教育改革,一个国际性的沉重话题!在教学领域,理念革新与技术发展成了教学改革进程中两个相依相伴的动因。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新学习观和教学观是新学习范式的重要理念基础,这种新理念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正在推动学习和教学的新实践模式的形成。本书试图立足于理念与技术的结合点上,探讨新时期的学习范式转型问题。我们概括地把新学习范式称为“建构性学习”。 翻阅此书时,也许您会感到它有些“不伦不类”: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学论专业的读者们都可能觉得它与自己的专业相关,但却又不“纯正”地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专业。若果有此效果,我们当感到欣慰,因为这正是我们的期望:合多学科之知识与方法而成为一种整合性的视角——学习科学,透过此视角全面审视人的学习及其促进问题。当然,这是一项富于挑战的高难度任务,我们深感自己学识和功底的欠缺,本书仅仅是朝向这一目标所做的一步努力。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EMB010888)成果之一。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理论探讨与实践整合。上编中,引论部分首先概括了学习科学的视野和思路,并从学习科学的整合性视角出发,分析了信息时代学习变革的基本方向。第一章综合了心理学有关分支学科的新近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者丰富的经验世界和巨大的潜能,令我们重新反思自己的学习观。第二章以最浓缩的笔墨概括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分支及其认识论基础,总结了学习观的三个重心性变化: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但由于第二章仅是对建构主义的要义性概括,所以它并没有完全透彻地反映出建构主义的内涵,其更深入的思想实际上是分布在各章之中的。第三章重新审视了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对知识建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做了分析,集中讨论了“为理解而学习”及概念转变问题。第四章概括分析了影响较大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和教学思路,阐述了基于问题式学习和知识建构共同体的思想和模式。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观,但我们分明能从中看到“做中学”、“发现学习”等早期思想的影子。因此,第五章试图把建构主义放在近100年来教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之中加以审察:从杜威的“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把“做中学”视为一贯的探究性学习思路,集中概括了“做中学”的两个原型

登录查看更多

建构性学习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张建伟

张建伟

张建伟,清华大学教授。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法先贤,求立言,望尘莫及矣。著有《从消极到积极的实质真实发现主义》、《认识相对主义与诉讼的竞技化》、《窦娥的“二度遇害”》、《阿Q之死的标本意义》、《法学之殇》等论文,以及《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方式》、《刑事司法体制原理》等学术专著和《刑事诉讼法通义》、《证据法要义》等教材。学术随笔、杂文曾结集《法律皇帝的新衣》。

张建伟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