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论稿

作者:严家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9

顾文姬评分

4

12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金庸小说论稿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说研究”课饮誉北大讲坛,对金庸研究的合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庸小说论稿》全方位地探讨金庸小说,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和重要事实,对了解金庸其人、其文极有帮助。本书是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真正的“封建社会的破坏力量”有三种:一是贪官污吏、恶霸劣绅、昏君奸臣和其他黑暗势力,二是农民起义军,三是落后于封建阶段的外族势力的入侵。侠客主要是第一种破坏力量的遏制者和反对者,他们以自己的游侠活动伸张正义,铲除强暴,激发人们扶困济难的精神,维护着社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转。虽然采取法律以外的形式和手段,却在很大程度上出于被迫,因为他们的对手身就是一伙不可理喻的非法作恶者

武侠小说是这样一种小说:它必须写出侠士们在实现自己行侠仗义、救民济世的抱负时,如何施展和依靠了他们那些超常的奇异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武功”。作家越是施展才华,把侠士们这种武技描写得神奇独到,对读者可能越有吸引力。这正是武侠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

金庸武侠小说包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这里涉及儒、释、道、墨、诸子百家

文學藝術本質上是一種想像的藝術。法國現代文學批評家諦波岱(Albert Thi baudet)曾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真正的小說家用他自己生活可能性中無盡的方面去創造他的人物,冒牌的小說家只按他現實生活中唯一的途徑去創造人物。小說家的天才不在使現實復活,而在賦予可能性以生命。"*武俠小說尤其如此。 *轉引自盛澄華:《試論紀德》,原載1945年2月15日《時與潮文藝》第4卷第5-6期,收入《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四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頁。

金庸小说论稿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严家炎

严家炎

严家炎,1933年出生于上海。1958年北京大学副博士研究生肄业。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有论文集《知春集》、《求实集》、《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世纪的足音》、《论中国现代文学及其他》,专著《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金庸小说论稿》及与他人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等十余种。两种著作获全国优秀奖,一种获北京市人文社科优秀奖。

严家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