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考索
美的考索内容简介
本书上编对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考索。上溯中国先民群体原初的“美”意识,推翻“羊大则美”起源于“味觉”的误说;下及个人五官与身心审美所产生的诸多相关观念。论证了“真”为“美”之本体,“善”则是儒家学派所求“美”之功利,而在道家,又以“善”为“道”的内在能量,并具有“生万物”的重要作用。由此而在中编与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受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评价。目录总 序(蔡锺翔 陈良运)引 言上编 “美"观念的发生与拓展第一章 “美”起源于“味觉”辨正第一节 关于“羊大则美”第二节 《说文解字》释“美”之本义质疑第三节 “美”的“原初意识”新探第四节 “美”字原义辨析第二章 与“美”相关的审美观念第一节 视觉发生——“大”、“文”、“丽”、“丰”等第二节 听觉发生——“音”、“章”、“韵”第三节 触觉发生——“风”第四节 味觉发生——“淡”第五节 联觉通感发生——“和”第六节 身心自由之美——“休”第三章 “真”——“美”之本体观第一节 “真”——“精”、“诚”、“信”、“情”、“实”第二节 庄子之“真”第三节 “真”的审美化历程第四章 “善”——“美”之功利观第一节 道、儒二家“善”之观念比较第二节 “善”与“美”关系之发生第三节 “以道制欲”——“美”之功利观成型中编 “天文”“人文”审美观第一章 《尚书》、《易经》中的原初美意识第一节 《尚书·洪范》潜在美意识考辨第二节 《易经》孕育的“刚”、“柔”美观念第三节 《易传》论“天文”美与“人文”美第二章 政事、社会、人格美之鼓吹第一节 “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第二节 “里仁为美”第三节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第三章 “自然”观念定位与“天地有大美”第一节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二节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第三节 “山水质有而趣灵”第四章 “天人合一”的审美视野第一节 “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第二节 “游心于物之初”第三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五章 不言“美”的佛、禅美意识第一节 “妙悟在于即真”第二节 “以指指月,而月非其指”第三节 “但参活句,莫参死句”下编 冲突与调和中的“美”第一章 “美”与“丑”的对峙与转换第一节 “假”、“伪”、“恶”、“丑”字义辨析第二节 “真”、“善”、“美”与对立
美的考索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