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热门摘录
蒙田说:我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友谊的位置上。“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
我觉得,在人类前进的极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代人都只是一条链子上的一个环。拿接力比赛作比,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手中接过接力棒,跑完了一棒,再把棒递给后一代人。这就是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这一棒的任务。
“真”者,真情也。“忍”者,容忍也。我归纳成了几句顺口溜:相互恩爱,相互诚恳,相互理解,相互容忍,出以真情,不杂私心,家庭和睦,其乐无垠。
香港公正报上的话:富者有礼高贵,穷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这密而不漏的天网之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我也算是一个研究佛教的人。我既研究佛教的历史,也搞点佛教的义理。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这些堂而皇之的佛教理论,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些迷信玩意儿,特别是对地狱的描绘。这在正经的佛典中可以找到,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中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这是中印两国老百姓集中了他们从官儿们那里受到的折磨与酷刑,经过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形成的,是人类幻想不可多得的杰作。谁听了地狱的故事不感到毛骨悚然、毛发直竖呢?
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 一个社会的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宣传教育,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 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道德实践。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我还想说明,活下去,我是高兴的。不过,有一个条件,我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我常说,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
年老之人,血气已衰;刹车失灵,戒之在说
在战略上要不服老,在战术上要服老,二者结合,庶几近之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報復的,它能懲罰的。報復或懲罰的結果,人皆見之,比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臭氧層出洞,物種滅絕,人口爆炸,淡水資源乏,新疾病產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弊端中哪一項不解決都能影響人類生存的前途。我並非危言聳聽,現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環,並採取措施。古人説:“失之東隅收之桑楠。”猶未為晚。
這使我立即想到,中西對友誼涵義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根據中國的標準,“血緣的”不屬於友誼,而屬於親情。“男女情愛的”也不屬於友誼,而屬於愛情。對此,蒙田有長篇累牍的解釋,我無法一一徴引。我只舉他對愛情的幾句話: 愛情一旦進入友誼階段,也就是説進入愿相投的階段,它就會衰落和消逝。愛情是以身體的快感為目的,一且享有了就不復存在。相反友誼越被人嚮往,就越被人享有友誼只是在獲得以後才會升華、増長和發展,因為它是精神上的,心靈會隨之净化。
今天時代了,但是“學而後則仕”的幽未泯,学士、碩士、博士、院士代替了秀才、舉人、進士、狀元,骨子裡並没有大變。在當今知識分子中,一且有了點成就,便立即披上一頂烏紗帽,這現象難道還少見嗎?
識者每以今日的社潜伏下列諸問題為憂:即功利气息弥漫,只知奪取而缺乏奉獻和服務的精神;大家對社會闘不够,環境日益恶化;一般人雖受相當教育,但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礙教育整體發展,亦且影響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
季羡林谈人生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