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摘录
“知天命”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并非凡人能及,但既然生而为人,有意活得正大光明,就只好选择天赋使命的某种事作为自己的事功,也切望去选择。 然而,一个人同时务必彻底明白,即使选择了一种天赋使命的事功,上天也不见得会给予些微佑助。不仅如此,说不定尚有更大的障碍阻挡在前,对此应有预先的觉悟才行。 不过,人而为人,能够置身这种位分,必定是件英勇无比的事。诚如方才所言,上天必然在什么地方给予嘉许,只是不闻其声,不见其影。
“仁”字,从人而配以“二”,无论亲子、主从,乃至旅途上所遇素昧平生者,只要两人相会,两人之间随即产生彼此务必遵守的规范。此即“仁”也。换言之,体恤也,体谅也,意即与他人易们而处的体谅,为其设想。
为人不可说谎;出口之言务必真实,且属真事。此乃在世为人,人与人之间的承诺、一种无形的契约。世人能够互信,世道伦常始得以维持。
人生在世,就背负有天命——那是一种面目模糊,谓其合情理也算合情理,不合情理亦不合情理的近乎规范的东西,而人这种生物似科注定无法摆脱。 吉凶祸福的到来,与人是否做正当之事无关。鄙人再重复一遍,投身于强大的天意之中,成败由天,一往直前去走自身信奉的道路,即使置身旷古未有的滔滔乱世也当如此,除此以外,似也别无其他为人之道。
在此旷古的祸乱世代,人除了清醒而活以外,别无其他为人之道。否则只会尽皆癫乱。
生而为人,实该有此福缘得见故里接二连三点起灯火来,并且终生抱持“瞧,我这故里此刻正在一盏接一盏地亮起灯来”这种宁静而又蕴含弥足珍贵的安恬的感思。什么样的权势都无能剥夺世人这种应得的福分。 夫子一再重复过,生而为人,哪怕世道再乱,仍应保有至低的福泽——至少能够感到不枉走此人世一遭。 哪怕世道再乱,也不得夺去一个人的故里。否则就该赔偿之,这才是经国治世之道。
孔子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