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人
玉米人内容简介
本书是反映本土天主教文化和马雅文化混合氛围下的农民生活,以《玉米人》(1949)为代表作。《玉米人》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开创人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品。这部长篇小说主要描写危地马拉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和斗争,并以此为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危地马拉社会的广阔的生活领域。印第安人与土生白人因为种植玉米而产生的矛盾与斗争,印第安人种植玉米是为了糊口和生存,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玉米是由人变化而成,同时人靠食用玉米而生存。而土生白人却并不这么想,他们种植玉米是为了牟取暴利。为此,以加斯帕尔•伊龙酋长为首的印第安人同白人势力之间发生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全书还讲述了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如马丘洪的传说和野狼邮差的传说。马乔洪在去寻找未婚妻的路上被一团萤火虫包围而消失。传说他变成了幽灵,全身闪闪发光,常常出现在被点燃的玉米田里。野狼邮差的妻子离奇失踪。失魂落魄的邮差在寻找妻子的路上迷失在了群山之中。村里派去找他的人说,他已经变成了一只丛林野狼。
热门摘录
还说,人是残酷的。一个男人只娶一个妻子,一个女人只嫁一个丈夫,这多么残酷啊!野兽、毒蛇都比人强百倍。男人除了自己的妻子外,舍不得把精子分给其他女人,拒不接受其他女人的温存。人连最凶残的野兽也不如。
看上去不一样,其实是一样的。我们都是玉米做成的。拿做成我们身体的东西做买卖,就等于卖我们身上的肉。表面上看不一样,其实儿子也好、玉米也好,都是人肉。老年间法律有规定,做父亲的被人包围,可以吃掉自己的儿子,可绝不许杀了儿子去卖肉。玉米是让我们长肉的肉,玉米就等于我们的孩子。究竟该不该吃玉米,这件事谁也说不清。可是,再不把玉米当作神圣的、极其神圣的东西,再要种玉米卖玉米,那么太阳、空气和烧荒的大火就会毁掉一切。
库莱夫洛曾经说过,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我们每个人都不缺时间从来没有感觉到时光正在悄悄流走。
微风拂面,空气中仿佛飘浮着成千上成根细小的羽毛。在阳光照耀下,羽毛闪着亮光。周围尽是怪峰突兀的火山和黑魆魆的石丘。一丛丛黑芯黄瓣的雏菊散落在山腰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 住在地面上的人忘恩负义,土地才会忘恩负义! 巴伐利来人回答说,她这种想法纯粹是物质主义的,而物质主义本身就是荒唐的。物质的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 “在这群可怜的城里人当中,我不过是个过路人;可对他们来说永远不会苦尽甘来!可怜啊!可怜啊!可怜啊”
酒馆里挂镜子,买卖一定好不了。镜子能照出一个人的灵魂。
“两方面都有。有时候,我一想到她,就觉得脖梗子上冒凉气,一直凉到后脊梁。两条腿不听使唤,两只手发僵,身子像藤条、像麻绳似的绞在一起。最后,我的灵魂也像砍刀的寒光一样刷地从脚尖上飞走了。” “你想 不知道想什么。我党得胸口难受,不敢去想。想起这些事,我就得低下脑袋,闭上眼晴,攥緊拳头,觉得口干舌燥
沉睡的大地从星斗间降落下来。
......种玉米的人把树木烧得精光,就像在打仗中兵士杀人如麻。
......一个男人只娶一个妻子,一个女人只嫁一个丈夫,这多么残酷啊!野兽、毒蛇都比人强百倍。男人除了自己的妻子外,舍不得把精子分给其他女人,拒不接受其他女人的温存。人连最凶残的野兽也不如。
“本来你们是哥儿十二个,前后死了七个,就剩下你们五个人。照卡利斯特罗原先那样,活得挺好。我呢,可以到阴间跟死去的孩子做伴。孩子有死有活,做娘的住在哪边儿都一样。”
“世上的事要是不让人大吃一惊,也就不值钱了。……”
“我是您的传令兵,上校……” “瞧我怎么拿鞭子抽你,贱骨头。你一天到晚跟在我屁股后头,愣会不知道我的脾气,真是怪事!你说这些蠢话,这不叫尊敬长官。说瞎话,嘴皮子,那是对付老娘儿们的玩意儿。学校出身的军人光知道军事条令,学得一身女人气。要是神父光会照《要理问答》说话,弄音乐的光会照乐谱拉琴,军人光会按军事条令行动,这种人一钱不值,我根本看不上眼。要想步步高升,你就得记住这一条。宗教、音乐、军事不是一码事,可也有相近的地方。三种东西全部靠天生的本事。懂的人就算懂了,不懂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
……分别了一天以后,戈约·伊克又和那棵无花果树会面了,只是他已经妻离子散。无花果树把花朵隐藏在果实里面,只有瞎子才能看得见。
玉米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