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集笺注
李清照集笺注内容简介
《李清照集笺注》全书共三卷。卷一为词,卷二为诗,卷三为文。词凡53首,存疑辩证之作7首,佚句4则。诗凡16首,佚句14则,存疑佚句1则。文凡10篇。附录三种:一、《李清照年谱》;二、《传记·序跋》;三、《总评》。前有作者自序,末有后记。共三十一万字,被列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社规格最高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并有精装本供读者收藏。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女词人,长期以来,一直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史载原有《李易安文集》十二卷、《易安词》(一作《漱玉词》)六卷,然早已散佚。后人不断搜集,所得不多,如明末毛晋汲古阁诗词杂俎本、清末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民国赵万里校辑宋金元词本,皆辑有《漱玉词》,不仅量少,而且皆无注释。晚近王仲闻所著《李清照集校注》,较为精审而全面,然收词仅43首,校注亦有不详与未安之处。其他校注本、选注本及论文集,层出不穷,往往陈陈相因,缺少新见。故山东博物馆研究员于中航先生云:“李清照作品存世无多,研究者颇众,要深入研究,有更多创获,的确不易。”因此,如何深入研究李清照,是当前词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综观全书,约有以下几点不同于前人,亦即突破前人之处:第一, 有了新的版本。如前所述,李清照原著早佚,今人研究只能从最早、最好的辑本着手。最早的辑本,是明代崇祯三年(1630年)常熟毛晋汲古阁刊《诗词杂俎》中的《漱玉词》一卷,自云系据洪武三年(1370年)钞本,收词仅17首。后来毛氏另有钞本《漱玉词》一卷,作为《汲古阁未刻词》之一种。此本自《如梦令》至《多丽》,共49首,远远溢出《杂俎》本。这是收李清照此最多的辑本,可惜除赵万里曾提及一两首外,他人皆不知。本书以日本东北大学词学家村上哲见教授所赠的东京大仓文化财团所藏彭氏知圣道斋钞汲古阁未刻词本《漱玉词》为底本,并以村上先生所赠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道光二十年刊《漱玉词汇钞》、上海图书馆藏清沈瑾钞《漱玉词》对校。这三种版本,前人皆未曾使用,可称本书特色之一。第二, 在考证上见工夫。此前的李清照研究以理论分析、艺术鉴赏为主。而考证用得不多,间有收获,也显得零碎而不成系统。本书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考证了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密切相关的活动,赵李两家的交游和遭遇,从而廓清了李清照的社会关系,解剖了她的性格,理清了她所处的环境。如李清照的生母,后人据《宋史·李格非传》,一直认为是王拱辰的孙女。现作者从《洛阳新获墓志》王拱辰夫人
热门摘录
明《古今詞統》卷四徐士俊評:《花間集》云:此詞安頓二疊語最難。
争渡:今人多释为“怎渡”,误。案:北周庾信春赋:“开上林而竞入,拥河桥而争渡。”唐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又岑参巴南舟山夜市诗:“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刘禹锡大堤行:“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鸦轧满中流。”易安词亦因日暮而思速归,故用力“争渡”;唯因争渡,故能惊起鸥鹭。
此「人」当指已故之赵明诚
此为李清照初到江南不久之作,……,因其初到,故对雨打芭蕉之声尚感陌生。
清陳廷焯《雲韶集》卷十:無一字不雅。深情苦調,元人詞曲往往宗之。
清陳廷焯《詞則·別調集》卷二:有出世之想,筆意矯變。此一無改適事一證也。
李清照集笺注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