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
帝国的惆怅内容简介
《帝国的惆怅》的基础内容是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这本书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的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发人深思。这些鲜活的故事和生命将促使我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是趣味之中就有了智慧。
热门摘录
现在我们已经大致上弄清非典型腐败的来龙去脉了:腐败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权力可以赎买;非典型腐败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权力的赎买成了习惯;权力的赎买之所以成了习惯,是因为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是权力关系;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到处都是权力关系,则因为我们有两干多年专制主义传统,有两千多年权力社会历史及两千多年来由这个制度和这种社会培养造就的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即国民性。尽管现在已不再是帝国的时代,但任何一个新制度都无法割断它和旧制度在文化上的联系,总会多少接受一些诸如此类的“文化遗产”。
事实上,有明一代的特点,是皇帝多混帐而朝臣无大恶。
翻飞柳絮风中舞, 上也荒唐, 下也荒唐, 四十年来梦一场。 伴君如伴南山虎, 喜也无常, 怒也无常, 混账专横是帝王。
那么,道家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呢?是“清静无为”。他们追求的是“垂衣裳而天下治”,讲究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主张的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相信的是“一动不如一静”,“多一事不如少事”。什么叫“治大国若烹小鲜”呢?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小鱼小虾,只能文火慢熬,不能大动干戈。所以,即便要削藩,也只能慢慢来,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像晁错那样急火攻心,还能不坏事?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视,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因为他的头脑中,只有“该不该做”,没有“能不能做”,而后者却恰恰是政治家必须考虑的。政治家不但要考虑“能不能做”,还要考虑是“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
奋不顾身当然很崇高,但奋不顾身的人往往也很难为他人着想;而一个连自己都保不住的人,也未必保得住国家。为什么呢?因为国家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因此国情其实就是人情。不懂人情的人,其实也不会懂国情。不懂国情,你又怎么保卫国家呢?
刘备、诸葛亮不但没有实施“蜀人治蜀”,实现自己政权的“益州化”,反倒不断将益州士族底层化、边缘化。
能攻心,则疑虑自消,从古知书非好辩; 不审势,即褒贬皆误,后来治学要深思。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就是他有名的“三不主义”。
因为贷款已然“立法”。你不贷款,就是犯法!
不负责任的就唱高调,负有责任的就说谎话。可见,谎言与高调,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谎言之前必是高调,高调之后必是谎言。谎言往往是高调逼出来的。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很简单:要想杜绝谎言,必先从杜绝高调始!
“陋规”这两个字,实在是妙不可言。一方面,它是“陋”(腐败),另一方面,他又是“规”(常规)。
真爱就会在乎,在乎就会惆怅,而惆怅并不是怨恨。
帝国的惆怅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