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札记

作者:林文月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

顾文姬评分

5

164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饮膳札记内容简介

至於我自己这些年来所创作的《饮膳札记》,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所以看起来很像食谱,听说还曾经造成某些书店归类书籍的困扰。

不过我想,如果是为了食谱而买这本书的人,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饮膳札记》的内容显然跟方才提到的食谱型式有所出入。我的一些朋友看了书以後也对我说:「如果要拿这本书去学做菜,会觉得有点混淆,不够清楚。」好比材料的放法,佐料的多寡。我自己从前总觉得食谱上写佐料「酌量」是不负责的说法,现在倒真正觉得做菜并不能那麽讲究科学的。

我记得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待在京都进修一年,有个朋友带我去大阪拜访一位日本医生的太太,她很喜欢学中国菜。半路上,我们先去市场买了材料,才到医生家。这个医生家里的厨房漂亮又乾净,尤其是墙壁上还挂了一个小黑板,他们就是要找我去做「炒米粉」的示范。没想到在切菜、放佐料时,这位日本太太十分实事求是地要弄清楚菜的长度、盐的份量;後来我写《饮膳札记》时,才深深体会到中国人做菜真的是很凭感觉的。就好比酱油,不同的品牌咸淡也不同,汤匙也会有大有小,我们又怎麽能要求一种固定的匙量呢?

所以每当朋友质疑我:「像你这种自由心证的食谱,根本是写给会做菜的人看的嘛。」我听了就给朋友一个解释:「我本来就不是在写食谱啊。」

我想,我的《饮膳札记》只是一本用食谱型式去包装的散文。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做这类费时间的菜肴时,若一心等待蒸熟煮烂,往往感觉漫漫难度,或则不免于时时掀开锅盖以探究竟,不仅无助其事,反而有碍加热。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同时进行另一件较不必全神贯注之事。例如在厨房一隅(或附近)给远方朋友书写积欠良久的明信片,或阅读平时无暇浏览的杂志等。我自己时常在这些零星捡取的时间内,做一些平时难以匀出整段时间来完成的事情,因而感到双倍的欣尉。轻微的分神,使我暂忘等待的焦虑,两个钟头似乎很容易打发过去;而有时则又短暂的专注因为蒸锅中溢出香味而忽焉中断,也是十分有趣的经验。

然而多年之后,我仍没有去过那个城隍庙。离开上海那一年我十一岁,我随着父母家人回到从未来过的故乡台湾。日月飞逝,我从年少而成长而渐老,上海始终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也曾有过几多次可以回去的理由和机会,但我心中有一种担忧与惧怕,不敢贸然面对我童年许多珍贵的记忆所系的那个地方。韦庄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日本的一位近世诗人说:“故乡,合当于遥远处思之。” 城隍庙的“扣三丝汤”果真如我烹调出来的色香味吗?如是我闻,但我不敢去求证。

饮膳札记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林文月

林文月

林文月(1933年-),台湾彰化县人,曾执教于台湾大学,担任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午后书房》《交谈》《拟古》《饮膳札记》等作品在台湾影响很大,多次获奖,部分篇章还被编入台湾语文教材;翻译的《源氏物语》目前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版本。曾获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文学奖项。

林文月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