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错错
错错错内容简介
“《错错错》这本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历经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风风雨雨走出来的,不只是用腿,而且是用心、用情感、用生命。”著名环保作家、74岁高龄的唐锡阳老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最近,由沈阳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长春出版社等18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
家评点》面世,受到了环保界的关注。
创建“绿色文化”
说起唐锡阳的人生经历,不能不说是经历了太多坎坷。他195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分配到北京日报从事采编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一直在农村和工厂劳动;1980年落实政策后调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创办《大自然》杂志;在主编《大自然》杂志的同时,唐锡阳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考察了全国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撰写了《自然保护区探胜》、《环保绿色行》等多部作品,创办了国内首个“大学生绿色营”。唐锡阳说,他近年来所做的一切就是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的“绿色文化”有所贡献。
何为“绿色文化”?说来也不深奥,用唐锡阳的话说就是按着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及其客观规律看问题,就是用生态观点看世界,就是“物我同舟,天人共泰。尊重历史,还我自然。”他说,构成“绿色文化”的不是学院里的高头讲章,不是专家在书斋里浅吟低唱,不是作为装点的风花雪月,也不是可以圣人或伟人的振臂一呼,而应该是长期地、历史地、潜移默化地沉淀、渗透和体现在广大人民的思想、生活、伦理、道德之中。大家都来创造绿色文化,才有绿色春天的到来。“除了自身的实践以外,我还要强调两个‘学’:一学中国古代的朴素的生态文化;二学西方现代的科学的生态文化。因为这两种文化都来源于大自然,前者来源于先圣先贤们就直接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后者来源于环保觉醒者吸取了破坏自然的教训。如果政府官员、旅游部门、水利专家、记者、环保志愿者和老百姓都有一点点这种文化,事情就会比今天好得多。”唐先生如此阐述自己对环保事业的理解和期待。
行走在自然之中
二十余年间,唐锡阳背着一部旧相机走遍了全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走出了中国,并先后考察了前苏联、德国、瑞士、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野生动、植物的照片。他用记者、科普作家和徐霞客的笔势,讴歌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被蹂躏的忧思。
“在我所从事的环保事业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我晚年结识的美国妻子马霞,她虽然已
错错错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