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上下)

作者:袁珂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8

顾文姬评分

5

18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中国神话传说(上下)内容简介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闪烁着极其迷人的色彩。与古希腊的神话相比,中国的古神话毫不逊色,惜乎没有完整保存,只是零星散见于众多典籍之中。神话研究专家袁珂先生殚毕生之精力,将这些闪光的片段排比连缀,汰其重复,去其矛盾,刻划点染,陶冶熔铸,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海外求仙,建筑起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对中国文化可谓动不可没。行文通俗生动,富文学性;章后附注释,说明出处,征引原文,对研究者也极有价值。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人们在欢庆电脑、宇宙航天时代到来的同时,却为精神的荒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成了工业化的奴隶,机器上的螺丝钉,精神麻木、委顿,面对世界和人生,只剩下斤斤计较的功利打算,丢掉了诗意的想象和对幻想的追求。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古代劳动者创造了可以作为劳动模范的诸神,原不过为了鼓舞自己的劳动热情,后来阶级划分了,统治阶级便把这些劳动英雄据为自己的祖宗,抬高到九重高天上去,有的成了上帝,有的成了威严显赫的天神,让奴隶们匍匐在他们的足下向他们膜拜,用以麻痹群众的反抗意识,并且起一种威吓和镇压的作用。这就是几千年以来,神在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这么久的缘故。

象罔领了旨命,飘飘洒洒,漫不经心地走到赤水岸上,用他那恍兮俯兮的眼睛约略向周围一瞧——

《路史·后纪二》注引《荆楚岁时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厉,畏赤豆,故作赤豆粥以禳之。”

《潜夫论·五德志》:神农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从北海再向西走便到无肠国,这国的人,都很高大,可是肚子里却没有肠子,吃下的东西一直通下去,并未经过充分消化,便排泄了出来。所以后来写小说的人猜想这排泄物也许还可吃,就假设无肠国的人分有几等,低一等的人都吃高一等的人的排泄物,一直到最后还给狗吃。这种讽刺未免也太恶谑了。

据说,由于大木棒杀死了弈,所以后来天下万鬼都害怕桃木。这就充分地暗示了弈是天下万鬼的首领。 尧真是一个不幸的帝王,大旱之后又有大水。 那会稽山,据说原叫做茅山,因为禹曾经在那里会合天下群神,商议治理洪水,对付共工的大事,这才改名叫会稽的。 烛龙神……他的神力又能烛照九重泉壤的阴暗,传说他常衔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暗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他“烛阴”

《列子·汤问》载有一段扁鹊做外科手术的神话,说扁鹊将两个各有“疾”的病人,饮以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各归往见妻子,“妻子弗识”。

看守幽都城门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巨人土伯。他长着老虎的头,额头上有三只眼睛,身躯像牛样的庞大;嘶哑地叫着,摇晃着一对明晃晃的坚利的角,张开了涂满血污的肥大的手指,驱赶着幽都里那些哀声号叫,奔跑躲避的可怜的鬼魂。④ 注④《楚辞·招魂》:“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由于当时人们还过着半血族群婚制的“不知有父”的生活,……妇女生孩子往往被认为是图腾钻井了肚子,后来一切感生神话的兴起,追本溯源,都应当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三国时徐整作《三五历记》,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中“盘瓠”或“盘古”的传说 ,加以古代经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盘古,填补了鸿蒙时代的这一段空白,盘古遂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第43页 整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连缀,二是熔铸。至于根据神话材料,进行创作,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是文学作品的范围,不在整理的范围了。现在只说整理。连缀和熔铸,虽有精粗之分,高低之别,但是整理的初级阶段,还是适于真做连缀工作,不宜轻言熔铸。连缀工作做得差不多了,进一步可以试做熔铸工作。有几个大题目或可作为熔铸工作的参考:(1)开天辟地(包括女烟、伏羲等神话),(3)黄炎之争,3)异象斗争,(4)界与端娥,(5)鲧禹治水。我现在做的只是连缀工作,在连缀中稍微有一点局部的小小的熔特。

第二天早晨,男子到市上去买香料,准备把雷公杀了,腌臜起来,做下饭菜。临走时,嘱咐他的孩子们说“”记者,千万不要给他水喝。“

女娲因为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男女们互相配合,做了人类最早的人,所以后世的人把女娲奉为高禖(méi), 高禖就是神媒,也就是婚姻之神的意思。 人们祭祀这位婚姻之神,典礼非常隆重,在郊野筑了坛,建立了神庙,用“太牢”的理解(就是猪、牛、羊三牲齐备)来奉献她。 每年到了春二月,就在神庙附近举行盛会,会合国中的青年男女,让他们欢游作乐。 只要双方都玩得情投意合了,就可以不必举行什么仪式,自由地去结婚;在星月交辉的天空做帐子,把青草如茵的打底做床榻,任何人也不能干涉他们这种行动。 这大概就叫做“天作之合”。

中国神话传说(上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袁珂

袁珂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巴蜀神话》(合著)等二十余部著作及八百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多数著作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韩、捷克、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在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袁珂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