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歌

作者:鹿桥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80

顾文姬评分

5

70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未央歌内容简介

這是一個有情世界,在美好故事裡,看見自己和身邊的人薄暮青山路又斜倘佯湖畔少人家浮生若夢的不差聽我歌聲隨流水到山崖──鹿橋 題昆明的太陽是最叫人愛的,那些驕傲美麗的飛機就常常在晴空之下舒展翻轉他們耀目,銀色的翅膀,下面看得快樂的人們眼也花了。特色——★繼1975年初版,至今長銷不衰的長篇小說。★民國校園版的浪漫、青春小說,描寫一群大時代的大學生,他們的成長故事。★五十週年紀念版深情上市。特別收錄作家楊照專文導讀。媒体推荐——書人 文字秀作家/聯副主編 宇文正作家 詹宏志作家 楊照共同推薦内容说明——民國三十二年,重慶郊外山洞:為了一向珍視那真的,曾經有過的生活,我很想把每一片段在我心上所創作的全留下來,不讓他們一齊混進所謂分析過的生活經驗裏,而成了所謂錘鍊過的思想。又為了過去的生活是那麼特殊;一面熱心地崇景著本國先哲的思想學術,一面又注射著西方的文化,飽享著自由的讀書空氣,起居絃誦於美麗的昆明及淳厚古樸的昆明人之中,所以現在記載時所採用的形式也是一樣特殊的。──鹿橋一九七二年,聖鹿邑:在你很擠的房子裏,很忙的工作中,如果她(未央歌)也能在你中心拓展出一片風光山色,使你獲致心靈上片刻的慰藉與安寧,這就是我所馨香祈禱的了。──鹿橋未央──千秋萬世,長樂未央──來者不識,去向未明,《未央歌》一如完全透明白色大理石般那樣的美好,是一部歌頌青春友情的小說。延伸阅读——《未央歌》(限量精裝珍藏版)《市廛居》《人子》《懺情書》《鹿橋歌未央》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看雨景要在白天。看她跨峰越岭而来,看她排山倒海而来。看她横扫着青松的斜叶而来,看她摇撼着油加利树高大的躯干而来。再看她无阻无拦,任心随兴飘然而去。听雨要在深夜。要听远处的雨声,近处的雨声。山里的泉鸣,屋前的水流。要分别落在卷心菜上的雨,滴在沙土上的雨,敲在纸窗上的雨,打在芭蕉上的雨。要用如纱的雨来滤清思考,要用急骤的雨催出深远瑰丽的思想之花,更要用连绵的雨来安抚颠踬的灵魂。

旅行时的人,思想是最发达的。带了书报杂志去旅行,是把思想装在囚笼里。结了婚的蜜月旅行是用姿容代替风景,又戕贼了新环境的刺激来为爱人作饰品。……

绕着炊烟袅袅徐飞的是归鸦,它们的叫声好不沙哑,闪在铅灰色的晚空下的白点是鹭鸶,昆明湖畔正是白鹭们的家,这里白鹭真多,它们的巢就筑在官道旁的高树上,从山上看去,那成行的树虽在暮色中也在田野里画着清楚的纵横线。 炊烟混在暮霭里,把天上更弄得暗淡,晚炊的烟好比是和暖的家里伸出一只招呼的手,这委婉舒展的手臂伸到高高半空里把你从远处深谷中招回来,从树林边溪水流过处招回来,于是你不得不欠个懒腰提起已经累了的腿步,穿过田埂,穿过邻村向自己家中走去。

比方说因为喜欢“山在虚无缥缈间”一支歌,现在看了这景致,如人在歌中,便喜欢了。或者喜欢一张“秋山行旅图”,自己上路,走到满山红叶里,也觉得美了。这种人多得很,念了点诗,于是中秋夜晚,八下里凑巧,月也明,人也静,远处还飘过点桂花香来,自己也就诗意盎然,居然成了一首诗!这诗必然好不了。诗兴已是由昔日人家作品中诱导而来……

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苏东坡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

“做事要挑阻力大的路走。事業大小,便幾乎以做起來時之難易來分。同時人要抵抗引誘。而引誘是永遠付不出抵抗引誘那麼大的酬勞的。。。。你們試試抵抗誘惑看看,也許那時才懂得什麽事真值得追求的。”

许多人到了每天晚上仍不免出现在凤翥街的小茶馆里,又为了青年人的一点直爽劲儿,就在他的工作才有一点儿端倪时,便把它夹带着颤抖的快乐的心情泄露了出来。然而这习性是不大好的。有人的工作便仅仅为了泄露出来了,就听到了赞美的话,看到了羡慕的神色,得到了一部分的满足,而停顿了进行。轻易地用回忆,梦想,安乐,葬送了他的野心。 ……(中略)…… 她们随时随地,像打一个寒噤那么容易就说出心上的秘密。

他们眼看着校舍慢慢起了架子,帮着工人们搬木材挑土,说俏皮的笑话来形容宿舍矮小简陋。看着图书馆高大了,又逞能地计算着说木料用得太多了。然而他们心上是真正的爱他们的学校,青年人生活的弹性,又保证着他们是真正有资格去过不挑剔的日子的。他们说话刻薄,只因为太年轻了。

“我想我不是無動于衷。”他說,“倒真是‘摒除絲竹’了。我是有用意的。我嫌她們交友太容易。我想我們不必與狐貉同穴,湊那個熱鬧。讓那些公子們去訪花。我們有許多人都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人凭空把上帝安排好了的世界改了样子。这改变就是文明。文明给你的是什么?是身体要求的物质环境,同心力要求的知识。这两件都是痛苦的来源!

二十世纪的人是太忙了。没有工夫去读谈思想的书。可是却有空闲去读一本五六十万字的小说,再从那里淘炼出那一句半句带点哲学味儿的话来,岂不更是大笑话吗?

新的人,舊的人,都一天一天地把對校舍有關的景物的印象加深。又一天一天地,習慣了,認識了,愛好了,這校舍中的空氣,送給他們出進校舍的鈴聲,早上課室內的窗影,公路上成行的楊樹,城牆缺口外一望的青山。一片季候風,一絲及時雨,草木逐漸 長大,又隨了季節的變換而更替著榮枯。他們也因了忙碌,一天天地發展他們求知的結果,終於最末一場考試的鈴聲送他們出了校門。一任他們在辛勤艱苦的人生旅程中區回想,去戀慕這校中的一切。

這是一種年輕人的心理;仿佛不把心底的快樂分贈給朋友這快樂便保存不住絲的。同時,在許多年月之後也只有在故友重逢時爭吵著追述當年情形的一瞬間才能吧這快樂重新掘發得到。

有上場就要有下場。想根本不上場行不行呢?笛卡爾說過:我思故我在。一旦在了再不想上場,也來不及了。有聚會,就有分散。才感到歡聚時已來不及躲避分散之苦了。

我們既然很難有任何看法可令所有的人同意。於是我們也常聽見另外一種說法;如果不能做得好,既然是順了天性走的,也就不妨就做錯,如果不能成功,那如何做點失敗的事?失敗的事,和錯的事,也要人做。如果什麽也不做,便是一種罪惡。他不能說;沒有成就什麽,至少不曾毀壞什麽。他毀了一個人生。至於逃避,也是罪惡。

藝術不比科學,裏面非有“自己”不行。

他们说话刻薄,只因为太年轻了。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芳华 人生下来,只有一段有限的生命。就像有限的钱一样,固然要考虑,同时也要任性的花。

408 我宁愿看你变成一个暴君,也不愿看你被养成为一个奴隶。 635 有没有这种木头人儿似的男人呢?两个人见了面就光谈文学谈哲理!你凭心说一句罢,眼看学问成就,学位到手,你身边差这么个人儿,是不是觉得不完全?

二十世紀的人是太忙了。沒有功夫去讀談思想的書,可是卻有空閒去讀一本五六十萬字的小說,再從那裡淘煉出那一句帶點哲學味兒的話來,豈不是更大的笑話嗎?

旅行時的人,思想是最發達的。帶了書報雜誌去旅行,是把思想裝在囚籠里。結了婚的蜜月旅行是用姿容代替風景,又戕賊了新環境的刺激來為愛人做飾品。集合許多遊伴一同出門,是一盆常吃的菜換個新盤子裝。

“我心上全沒有感動。我從前希望過他愛我,那好比小孩時喜歡而得不到的一件東西,現在得到了,拿在手裡,想想從前小時候孩子氣的事,當然也有一種快樂。不過來得太晚了,完全不足輕重了。我當然不會再回到小孩子的心境裏去那麼高興得到他。”

念了點詩,於是中秋夜晚,八下裏湊巧,月也明,人也靜,遠處還飄過點桂花香來,自己也就詩意盎然,居然成了一首詩!這詩必好不了。詩興已是由昔日人家作品中誘導而來,自己作的兔子就跑不出那圈套,這全是轉手的陳貨,沒嚼頭。藝術不比科學,裏面非有自己不行

人在不幸中會把昔日幸福時的樂觀看法自動地打了折扣的。這是人人都有的一種本能,一種心理上的自衛方法

晚霞,山水,花草,一切因日光而得的顏色又都及時歸還了夕陽。什麽全變得清清淡淡極為素雅的天青色。西天上那些不許人逼視的金色彩霞完全不見了。他們換為一串日落紫色的葡萄也溶在朦朧的一片中了。這醉人的一切是昆明雨季末尾時每晚可得的一杯美酒。

有一種似乎是聲音,又似乎是一種蠕動的存在叫人時時察覺著;是蜜蜂嗡嗡地哼他工作的調子?是新燕在傾訴他們說不盡的喃喃細語?是春蟲掙扎出蛹,是蜻蜓試他急速振動著的新翼?他們在什麽地方?藏在嫩枝葉底下?藏在天邊青山谷裏?在溫暖的泥土裏面?還是在每一個察覺得到的人心上?

雨水下在山尖上,下在樹葉上,淌在山澗裏,也從草根旁滑過去。兩滴雨珠撞在一起,嘻嘻一笑,誰都再也分不出誰了。兩支小溪流撞在一起更連笑都來不及地又要趕路了。他們流下高峯,流過了無人到過的深谷,故意擦過稀見的黃萱花,又激越過聳立中流的石塊。河道轉彎時,又偏要碰那面的堤岸一下。最後終於像頑皮逃學的學生,逃不過教師的手,捉住了小小衣領,帶回學校去那樣,一齊匯注在昆明湖裏。

八年前未央歌開始排版的時候,我正因為研究工作在東亞及東南亞一帶旅行。到現在那種雙重生活在記憶里還很清新:未央歌的校樣一包一包地由人生出版社的醒園夫人從香港分批給我沿站寄到印度,我隨收隨校。每到了有郵局的城鎮就把已校對好了的寄一批回香港去打紙型。我這邊呢,火車到了要考察的地方就下車去訪尋古寺廟、山洞,攝影,記筆記。回到火車上就校閱未央歌。印刷樣張的紙稀薄得半透明,火車行走時風又大,那一場校稿功夫功夫真不算小,幸喜吹破的張數不多,也沒有從車窗給風帶走的。

我也是爲了我論文式的那一半生活忙得不了,覺得已經為這詩篇的一半盡了我的力……

未央歌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鹿桥

鹿桥

鹿桥(1919-2002),著名华裔作家、学者,原名吴讷孙,英文名Nelson Ikon Wu。1919年出生于北京诗书世家,先后就学于西南联大及耶鲁大学,系美术史专业博士,以后就教于美国多所大学。著有《未央歌》(长篇小说)、《人子》(短篇小说集)、《忏情书》(早年作品集)、《市廛居》(近期作品及评论集)等文学作品。其学术论文多以英文出版,部分译成其他文字,曾被列入美国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中。2002年3月19日因直肠癌逝世于波士顿,享年84岁。

鹿桥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