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道通罗马
条条大道通罗马内容简介
條條大道「通」羅馬,不如說條條大道「起」羅馬。羅馬作為龐大帝國的心臟,循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不僅將資源及政令源源不絕的送至帝國的各個角落,也將羅馬人引以為傲的公共建設推廣至西方文明世界。
為了讓人的生活過得像人,羅馬人展開了這必需的大事業──公共建設。
硬體的大道、橋樑、水道,打通了帝國血脈,也滋養了每一寸土地;軟體的醫療、教育、郵政制度,給予人民最舒適健康的環境和知識的力量。無論是首都或是邊省、貴族或是奴隸,只要進入羅馬的世界,就能理所當然的享有──在帝國安全便利的旅行,隨時可以取得奔流不止的山泉。
羅馬人證明了道路並非僅能靠雙腳踩出來,水不一定只能依靠人工打水取得,鬼斧神工的工藝技術加上腳踏實地的民族精神,創造出文明偉大的里程碑。
热门摘录
保障公众安全的警察制度的首创者是罗马的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而将这种制度推广并贯彻到整个帝国的则是第二任皇帝提比略。后者似乎相信,没有秩序的地方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他深知,治安乃是重要性不亚于抵御外敌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位现代的研究人员曾写道“只有保持政治上一贯性的国家,才可能有健全的路政管理。”
正如还没有汽车,就修通了一条宽阔的机动车道;房子没有浴室,却先建好了自来水管道一样。尽管如此,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汽车,而且能够每天洗澡,所以,所谓基础设施,也许并不是因为有需要才去做,而应该是为了创造需求而去做。
意大利历史学家马基雅弗利说过:“民众即使对于抽象的事情会判断错误,如果示之以具体的形式,他们也会具有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罗马人并不是一切都认为应该先公后私。只不过他们认为,既然用公费修建的工程,当然“公”比“私”优先。保护个人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私有财产甚至被作为罗马法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罗马社会被视为天经地义。
古罗马的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给朋友的信中慨叹医疗的细分化倾向,这样写道:“难以想象,当年希波克拉底在科斯岛传授医学时,每个生病部位就找不同的医生。”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时期,医疗和教育都是私营的,而在经济衰退的时期却变成了国营。那些认为社会应该用一种思想来统一的人在掌握权力的时候,想要实行的便是按照自己的思想重新组织教育和福利。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基督教会所做的就是这件事。半个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灭亡了,留下来的是可以成为基督教帝国的拜占庭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东方的雅典学园和亚历山大的博学园不久也停办了。这是因为,怀疑是研究的根本。而当时人们成了清一色的基督教徒,必须信仰基督教。
准确地说,自认为古罗马人后代的是极少的一部分现代罗马人,除了他们以外的其他罗马市民,无论是意大利人还是欧洲人,都不认为自己是罗马人的后代。所以,谁能想到修高架桥呢?他们认为,工程应该全力以赴,尽快完成。“先人”花思念时间建成了斗兽场,而两千年后的“后代”连建一个医院也需要30年之久。这显然已经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思想的差异。
罗马通常不在征服的地方常驻占领军。这是因为战胜方与战败方往往会产生摩擦。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不常驻,一旦有事,迅速由基地派兵。
历史证明,通过修建道路与被征服者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政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罗马在被打败的时候绝对不签订讲和协定,对于罗马来说,讲和只有在胜利以后才签订,它成了罗马传统的一个“里程碑”。即使在与迦太基这样的大国之间进行布匿战争的时候,罗马也咬牙拒绝了汉尼拔提出的讲和要求。
现代人所见的,是一个保持政治上一贯性的国家灭亡后长期无人管理、路石磨损、满地尘土,甚至杂草丛生、路面颠簸不平的罗马大道。
它是一个不知名的罗马人刻在墓碑上的: 我死了,被葬在这里。现在的我只是变成了一撮灰,但是灰会变成土壤,土壤会渗透到大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基础。如此一来,我并没有死,而是活在这个世界上。
所谓“罗马主导下的和平”(Pax Romana),可分成三个方向思考。 第一为保卫罗马帝国与其居民不受国界外的敌人侵犯...... 第二,则是罗马人本身认为,能够同时收拾处理帝国内部的纷争,才称得上是“罗马和平”...... “罗马和平”的第三项要素为治安,相信这是最能表现罗马人凡事力求现实的事情了......
这就是可以称为《尤里乌斯交通堵塞处理措施法》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就是,从日出开始到日落为止,严禁乘马车进入罗马市区,只有国家举行祭祀活动用的马车和用于公共建设的物资运输车辆例外。
条条大道通罗马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