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的初心

作者:铃木俊隆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57

顾文姬评分

5

7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禅者的初心内容简介

暢銷英語世界三十年的禪學著作。這本暢銷英語世界三十年的書,幾乎是西方所有對佛教或禪有興趣的人的入門書。它指導人們如何修行,說明何謂禪生活、說明禪修是以何種態度和了解為前提的書。它鼓勵讀者去實現自己的真實本性,自己的禪心。禪心是禪門老師常用的謎樣字眼之一,他們用這字眼來提醒弟子們跳出文字障礙,刺激弟子對自身的心和存在產生驚奇。這也是所有禪訓練的目的──讓你產生驚奇,迫使你用你本性最深邃的表現來回答此一驚奇。禪修的心應該始終是一顆初心(初學者的心)。那個質樸無知的第一探問(「我是誰?」)有必要貫徹整個禪修的歷程。初學者的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像老手的心那樣飽受各種習性的羈絆。他們隨時準備好去接受、去懷疑、去對所有的可能性敞開,只有這樣的心能如實看待萬物的本然面貌,一步接著一步前進,然後在一閃念中證悟到萬物的原初本性。這種禪心的修行全書遍處可見。這本書的每一章節都直接或間接地碰觸到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在修行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保持初心?這是一種古老的教學法,利用的中介是最簡單的語言和日常生活的情境。它的精神是,學禪的人應該自己教育自己。作者鈴木俊隆禪師入寂前四個月,麻省理工學院哲學系教授找到一個機會問他:「這本書為什麼沒有談到開悟?」禪師還未開口,他太太就湊過來,調皮地輕聲說︰「因為他還沒開悟嘛!」禪師裝出一臉驚恐的樣子,用扇子拍拍太太,一根手指豎在嘴邊說︰「噓,千萬別說出去!」大家都笑翻了。等到笑聲沉寂下來,禪師說出了真正的原因︰「開悟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並非禪需要強調的部分。」這正是本書精神之所在。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众生皆是佛性。 开悟不是不重要,只是它并非禅需要强调的部分。 学禅的人应该自己教育自己。 临济宗: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分别心会使你受到限制。(“我已经达到了什么”“我开悟了”“我知道禅是什么”)

只看,别去控制。任杂念来去自由。 当你以为有什么从外头进来了,那只是意味着你的心上浮现了什么。(比如你说you drive me crazy.只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外在的干扰罢了)

那些轻轻松松就能把打坐练好的人,通常都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掌握禅的真实感和禅的精髓。但那些觉得禅修极为困难的人,却会在其中找到更多意义。 有所努力但又必须在努力的过程中忘掉自我。

好爸爸不是好爸爸。

当你坐在你的烦恼中央时,下面哪个更真实呢?是你的烦恼还是你自己?透过坐禅,你会体悟到这一点。在持之以恒的修行中,经历过一连串的顺境和逆境之后,你将会体现禅的精髓,得到它的真实力量。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日面佛,月面佛。色即是色,你即是你。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在动中寻静。 不是为了坐禅以外的目的而坐禅才是坐禅。日常生活便是坐禅。 一心一意的道路。坚定不移而非耐心。因为耐心暗含着一种不接受的态度,但是禅心却是一颗接纳的心。

○但如果失去重复的精神,你的修行就会变得困难重重。 ○实际的修行是重复再重复的,直到你找出把自己变成面包的方法为止。我们的禅道毫无不平凡之处:只管打坐和把自己放入烤箱里,就这么多。

○如果你认定“坐禅”可以让你得到些什么,你的修行就已经不清净了。 ○所以不要去想你也许可以从坐禅中得到什么。只管打坐就够,坐禅的本质会表现出它自己,而你也会得到它。 ○如果有多余的观念闯进来,你应该制止它,你应该让修行保持清净。 ○不要把目光放在特定的东西上,不要想取得某种特别的成就。在你自己的清净本质中,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倘若你明白了这个最终事实,你就会一无所惧。

○每一刻你都应该致力于修行,做过任何事以后都不要留下什么。

○与其批评你的文化,不如将全副身心投入这个道理简单修行。 ○我们的禅道主张,人们应该只是专注于一种简单的基本修行,以及一种对人生简单的基本理解。

○曹洞宗的禅道强调“只管打坐”。 ○坐禅时,我们就只是坐禅,而不管有没有从中得到快乐。哪怕我们昏昏欲睡,哪怕我们厌倦了修行,我们还是会继续修行。不管有没有人鼓励我们修行,我们只是去做就对了。 ○最好的层次是只管修行,不求其他。 ○我们的修行是不可能完美的,但不必为此气馁,应该持续下去,这就是修行的秘诀所在。

我们应该要有耐性和恒心,一点一滴地找出怎样的生活方式适合我们,怎样才是我们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的最佳方式。

只要能够对宁静、平常的修行持之以恒,你的人格特质将可建立起来。如果你的心老是忙个不停,就不会有时间去建立你自己的人格,而你也将不会有所成就——修行得太卖力尤其会有这种危险…… 最清楚各位的人是各位自己,你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火候,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反过来说,要是你太兴奋,就会忘了什么样的火候才适合你,你将会失去方向。这是非常危险的。

修行时不应该有得失心,不应该抱任何期许,哪怕你期许的是得到开悟也是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打坐时不应该有任何目的。 如果你倾全力去修行而又不带有得失心,那么你做的一切就是真正的修行。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以“把事情做好”当作唯一目的。如此一来,色就会是色,而你就会是你,真正的空性也将会体现在你的修行之中。

"因为那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去做。"这并不是佛法。哪怕是不可能的,我们仍然非去做不可,因为那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希望我们去做的。事实上,可不可能并不是重点。"

因为你认为你有身或心,才会有孤独之感;如果你明白一切都只是浩瀚宇宙的一下电闪,你就会变得非常坚强,而你的存在也会变得非常有意义。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白云终日倚,青山总不知。"这是对生命一个透彻的说明。很多事物的关系都是跟青山白云的关系相似,像是男与女、师父与徒弟,彼此都互相依赖。但白云不应该被青山打扰,青山也不应被白云打扰,两者都是相当独立,但又互相依赖。这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和修行的方式。

事实上,当你说“我不应该做这件事情”时,你已经做了某件事情,所以你别无选择。 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事情来到,就坐什么事情,好好做它!我们应该活在当下。

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实际情形也许并非如此...常常会为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感到骄傲,但旁人听到却觉得好笑,因为他们知道,老人的回忆是片面的,另外,如果老人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骄傲,那这骄傲就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反复这样的回忆愈多,他的人格会扭曲的愈来愈厉害,到最后变成一个相当讨厌的老顽固。这就是以恶人在思考力留下痕迹的例子。 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全副身心都投入去做,应该全神贯注于手边的事。

这里一共有六种生活方式可以实践这种人生目的,“布施波罗蜜”就是其中的一种,意味着以布施而渡;第二种“持戒波罗蜜”,意味着以持戒而渡;第三种是“忍辱波罗蜜”,意味着以忍辱而渡;第四种是“精进波罗蜜”,意味着以精进而渡;第五种是“禅定波罗蜜”,意味着以禅定而渡;第六种是“智慧波罗蜜”,意味着以智慧而渡。 但未来是未来,过去是过去,当前该做的,就是作协新鲜的事。这是我们的态度,使我们再这世上应该有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布施波罗蜜”——为了我们自己的缘故做出些什么,创造些什么。

修行时不应该有得失心,不应该抱任何期许,哪怕你期许的是得到开悟也是一样。

年轻时,我像头老虎,如今我则像只猫。 你可以说曹洞宗追求的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可以说曹洞宗完全不期许任何的进步,但只要保持真诚,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便已经足够,没有任何的涅槃寂静是在修行之外的。 注释: 涅槃为梵语音译,原指吹灭,后转而指燃烧烦恼的火灭尽,达到悟智境地,这是超越生死的悟界,所以不再轮回生死。因涅槃远离诸苦,寂灭无相。无生即寂,无灭即静,故称涅槃寂静。

尽管心上会生起涟漪,但心的本性是清净的,就像是带有些许涟漪的清水。事实上,水总是带着涟漪的,涟漪就是水的修行。

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 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反过来说,要是你能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做事情,那万事就会妥妥当当。

要活在佛性之中,就必须让小我一刹那一刹那地死去。失去平衡时,我们就会死去,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会茁壮成长。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存在的背景,就会了解受苦本身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可以扩大生命的方式。

禅修是我们真性的直接表现。严格来说,身为一个人,除这种修行外,没有别种修行;除这种生活方式外,没有别种生活方式。

但我们不需要获得什么特别的心灵状态。当你想要获得什么,心就会游荡到别的地方;当你没有想要获得什么,你会拥有的,就是此时此地的身体与心灵。一位禅师说过:“遇佛杀佛。”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个在当下的佛,就应把他“杀掉”,如此你才能归复自己的佛性。 做任何事都是我们本性的表现。我们不是为别的事而生存,我们生存是为了自己。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法。

我们通常都会不自觉地试着改变别的东西,而不是改变我们自己,我们都会试着让自己以外的东西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话,也就不可能让任何东西恰如其分。反过来说,要是你能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做事情,那万事都会要要当当。

这也是为什么佛陀无法接受他那时代的各种宗教。他研究过许多宗教,但都不满意各宗教的修行方式。他无法在苦行或哲学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他感兴趣的不是某些形而上的存在的物质,而是自己的身与心一一存在于当下的身与心。当他找到自己时,他也发现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这就是他的开悟。开悟

禅者的初心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铃木俊隆

铃木俊隆

鈴木俊隆師道元的法脈傳人。一九六一年在舊金山建立一座極具規模的塔撒加拉山鈴木俊隆(Shunryu Suzuki,1905∼1971),十三世紀日本曹洞宗的偉大禪(Tassajara Mountain)僧院和舊金山禪院,做為禪修中心,此舉帶動美國本土開始廣設禪修中心,並影響日本禪宗在美國的傳播,進而大放異彩。

铃木俊隆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