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世仁观点:供过于求的世界.

作者:温世仁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温世仁观点:供过于求的世界.内容简介

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於文中表示,由於今年以來,國內外 原物料價格高漲,出現明顯供不應求的現象,或許有些讀完本書的 讀者會覺得,「供過於求的世界」已經不再存在。事實上,書中的 精髓──「供過於求的世界」仍舊存在,造成近年國際原物料價格 大漲,主因在於大陸需求的大幅擴張。供過於求的現象不只存在於 製造業,也同樣出現在知識產業。由於電腦產業與網路社會的快速 發展,使得知識的產生與取得呈現爆炸的現象。同樣地,勞動市場 也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因為大陸有13億人口加入生產。到目前為止 ,也還只用到大陸沿海地區及都市地區的數億人口;8億多的農業人口 還沒有釋放太多出來,但這已造成生產過剩與出口過剩的現象。為了因應供過於求的現象,溫世仁建議企業經理人應從下列幾事情著手:(1)企業生產規模不需要太大,而應該採取最適規模 即可。所謂最適規模就是要建立一個「能夠從事最大活動的最小規模」。(2)一定要了解對手,千萬不可盲目隨著對手擴大規模的策略起舞。因此不要只以競爭對手作為判斷指標,而要宏觀了解產業狀況。(3)要從最終需求出發,以確實掌握市場需求,同時還要快速滿足需求。(4)要尋找新的市場需求,以及尋找新的價值觀,如此才可以在競爭對手之間,早一步創造出新的市場。 造成供過於求的原因,一方面固然在於供給成長太快,另一方面則在於需求不足。溫世仁認為,東亞有近20億人口,因此不但具有生產力,更應該具有龐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溫世仁建議,未來經濟發展應朝幾個方向改進:(1)要開發新的消費者需求,其中除了科技產品以外,許多服務業的需求更是重要。這些新的市場需求,事實上也是廠商商機的主要來源。(2)要開放市場,引進外國商品刺激消費。因為消費具有擴張性,當引進一種新產品市場時,人們對其周邊產品的需求也會跟著增加。(3)要建設網路社會,讓資訊的擴充來增加人們消費的知識與能力。(4)一定要從供給經濟變成消費經濟,畢竟消費才是所有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而且消費經濟可以帶動服務業的發展,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可以同時解決失業的問題。

登录查看更多

温世仁观点:供过于求的世界.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温世仁

温世仁

温世仁1948年生,台湾台北市人。197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研究所。现任英 业达 集团 副懂事长。为台湾第一代进入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家,当今台湾高科技产业带头人之一。著作有《成功、致富又快乐 》、 《前途》 、《工 业移植》 、《企业加速》等。蔡志忠1948年生,台湾 彰化县人。1986年以来,陆续出版了《庄子说》等经典系列漫画和《西游记38变》等四格漫画,许多作品被译成德、日、俄、法等二十余种文字。作品有《庄子说》、《老子说》 、《韩非子说》、《豺狼的微笑》等。

温世仁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