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内容简介
本書是關於古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首先要討論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理解世界和中國自身的,這是理解中國世界觀念的一個基礎。同時,還要介紹古代的婚禮和喪禮,要通過它看看古代中國的家族生活與倫理,孔子和儒家又是怎樣從這種倫理基礎上,拓展並形成政治學說。除了儒家之外,本書也介紹佛教的傳入,以及它如何影響中國人的思想,並從它的觀音信仰和禪宗學說,看到佛教如何逐漸成為中國文化。本書還討論中國本土的學說和宗教道家與道教,在討論道家的人生態度與生命觀念之外,也介紹道教追求永生和幸福的知識。本書也關注古代中國民眾的知識、行為和信仰,因而討論古代中國兩個不同的信仰世界,甚至也要討論深刻反映古代中國思維的風水知識。由於古代中國的歷史與傳統延續性相當強,了解古代中國文化可以更深入懂得現代中國社會,因此,我們也希望讀者透過古代中國文化傳統在現代中國的延續,理解當下中國的文化世界。
热门摘录
《礼记·王制》里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凡是文化上臣服、认同的,都可以划进来作为“华夏之藩属”,都是一个“天下”,因为“溥天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异邦异俗”也就算了,就当你不在“天下”之内,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是重叠的,于是,“天下家”、“海内存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这背后,一方面是中国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
其实,有时候仿佛是"定论"的"历史"却是有疑问的,历史常常变成故事,故事常常变成历史。
我们举一些例子来看,在佛教的说法与理论里面,有三条就是中国文明根本不能兼容和接受的,第一,宗教权力是可以与世俗皇权并立的,并占有社会等级与价值的优先位置,宗教徒可以不尊敬皇帝,不尊敬父母,但不能不尊重佛、法、僧三宝;第二,天下之中心是在印度,“立竿见影”,日中无影,即天之中也;第三,最高的真理、最优秀的人物与最正确的生活方式不在儒学而在佛教,因此,佛教是更高的“文明”,至少也是另一种有自我体系、自给自足的“文明”。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