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与隐缠序
整体性与隐缠序内容简介
作为当代卓越的量子物理学家与最为活跃的科学思想家,玻姆教授在本书中发展了一种量子理论,这理论把存在作为一个未破缺的整体(包括物质与精神)来处理。作者从理论的科学背景出发,进而质疑语言在破碎性的哲学思维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我们关于宇宙与实在的观念本身是这个未破缺整体中的一个发展着的部分。他引入了隐缠序的观念,即,任何相对独立要素的内部,都包含着一切要素(即存在总体)的总和,犹如一张折叠纸的接触点可以包含着纸展开时所展示的总图像的实质关系一样。隐缠序不仅可以对量子理论所隐含的物质新属性,而且对意识的能动性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给出了一致性的说明。 玻姆教授提出了一种合理而科学的理论来说明宇宙论和实在的本性,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其说明方式并不把被说明的对象跟(我们所经验的)意识割裂开来。本书文字清晰,无晦涩的专业术语。特别适合于对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有兴趣以及从事意识与物质关系研究的读者们。科林·威尔逊评价说:“玻姆是一位极度激励人心的思想家,无疑,这是一部具有头等意义的著作。当我发现一位具玻姆地位的物理学家来试图填补科学与意义哲学之间的鸿沟时,我特别感到兴奋。”
热门摘录
在场论看来,“粒子”只是为了方便而从整体运动中抽象出来的东西。与此类似,语言是没有分割的运动场所,它包含语音、语义、唤起注意、情绪反应和肌肉反射等等。单词不再被看成是一个“意义不再可分的原子”,相反,它被看成无非是整个语言运动中的一个方便标示物,其基本性程度跟从句、主句、段落、段落系统等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对单词的组成成分给予如此的关注主要不是一种分析态度,而是一种允许单词的意义无限地流出的方法。)
因此可以推断:在已存在的序的框架内适应新东西,通常被认为是物理学中所强调的主要活动;而对于新序的感知一直被认为是偶然发生的东西,或许在革命时期才会发生,在这一时期内所谓的正常适应过程瓦解了。
关于这观点的清晰介绍,请参阅 T. Kuhn,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5。
For a very clear presentation of this view see T. Kuhn,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5.
我们被引向一个一般的问题:“什么是序?” ……为了着手理解一般意义的序,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在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中,对新序的感知被认为是涉及识别种种新的相关差异(物体在相继时刻的位置)以及在这些差异中发现种种新的相似(在这些差异中“比率”的相似)。这里的意思是,这就是对于序的最一般感知方法的萌芽或核心,即对于相似的差异和差异的相似给予注意。
整体性与隐缠序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