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作者:顾颉刚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

顾文姬评分

5

68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内容简介

本书实际上是一部叙述史学大师顾颉刚著名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点的历史书,在中国辨伪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刘歆)他的作伪的痕迹是很显然的,例如他的信里所说的鲁共王坏孔子壁得古文经事,《史记》里就没有;共王死在武帝初年,巫蛊之难作于武帝末年,经过了三十余年的长时期,以古文经的价值之大,加以武帝的喜欢表章六经,哪会在数十年中寂寂无声之理。又那位献书的孔安国已早死了,也捱不到巫蛊之难。他写的信尚会当面说谎,何况私下窜入书内的东西。他逢着的便宜,是汉人太没有历史知识,几位博士只会捧住了自己的破书硬反对,不会在历史里找了证据来质问,所以给他骗过了好多年中的好多人。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战国之末虽已把旧制度一齐打破,而旧思想的种子还由儒家传了下来,经武帝的的栽种而发芽开花,造成了无数宗法组织极严密的家族,使得人民上面忘记了国家,下面忘记了自己。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今文学是孔子学派所传衍,经长期的蜕化而失掉它的真面目的。古文经异军突起,古文家得到了一点古代材料,用自己的意思加以整理改造,七拼八凑而成其古文学,目的是用它做工具而和今文家唱对台戏。所以今文家攻击古文经伪造,这话对;古文家攻击今文家不得孔子的真意,这话也对。我们今天,该用古文家的话来批评今文家,又该用今文家的话来批评古文家,把他们的假面目一齐撕破,方好显露出他们的真相。

黄帝是怎样一个人物,或只是天上的五色帝之一,或者有别的背景,均不可知;但他的传说普及于学术界是战国末年的事,其发展直到西汉,则是一个极明显的事实。所以我们如果研究黄帝,切勿以为所研究的是夏以前的史,而应当看做战国、秦、汉史,因为他的传说只是战国、秦、汉间的思想学术的反映,只是表现了战国、秦、汉间的文化。

自甲骨而钟鼎,而竹木简,而帛,物质的便利程度愈增加,记载的东西也就愈多。生在后世的人们用得惯了,看得惯了,正如纨绔子弟不知稼穑之艰难,以为古人也是这样的,应当有很多的东西传下来,对于古书和古史的责望心就很重。要是像现在这样,肯去挖地,从许多地下遗物里整理出几部古代史来,当然再好不过。无奈他们想不出这种方法,他们只会把耳朵重听来的算做古史,甚至于把自己心里想的箅做古史,再把这些听来的和想来的东西写在书本上,就承认为真的古书。因此,古人虽没法把当时的事情留与后人,但后人会给他们补上,而且补得很齐整。

当时只要我讲的经和你讲的两样,而你我所讲的都给人看作有理由,便可各立博士,都置弟子员。因为博士的官不算小,所以引得人眼红,常想标新立异,取得一个地位,以致经书愈讲愈乱。这又是汉代经学所以纷歧的一个主因。

“榖”和“公”是双声,“梁”和“羊”是叠韵,为什么这两个作《春秋传》的人都是复姓,而且差不多是同音的复姓,事情竟这样地巧呢?现在,我们既经明白了汉博士的地位和其势力,就可以知道这是当时学《春秋》的人看见别经分家而《春秋》不分,因此想自立门户,把原来的《春秋传》改称为《公羊传》,表示它只是二家之言而不是惟一的《春秋传》;再把自己的意思另写一部《春秋传》,别树一帜,影射了公羊的牌子而为《榖梁传》。

所以《左传》是一部真材料的伪书,它的真名是《国语》,它的伪物是经说。它不解经,它的价值在《公羊传》之上;它一解经,反成了《榖梁传》的后辈。至于现在的《国语》,那是刘歆的删削之余。

儒家最重孝道,而孔子弟子中以曾参的孝为最有名,所以不知何时何人作了一部《孝经》,说是孔子教给曾参的。《诗》本来只叫作《诗》,《书》本来只叫作《书》,称为《诗经》、《书经》是后来的事。唯独这《孝经》的“经”字是离不开“孝”字的,分明出在经的名词已得了崇高的地位之后。

武帝建元元年,借着选举贤良方正的机会,崇儒学而黜百家。五年,他又置五经博士。从此以后,博士始专向儒家和经学方面走去,把始皇时的博士之业《诗》、《书》和“百家之言”分开了。……换句话说,学术的道路从此限定只有经学一条了。 当时只要我讲的经和你讲的两样,而你我所讲的都给人看作有理由,便可各立博士,都置弟子员。因为博士的官不算小……,所以引得人眼红,常想标新立异,取得一个地位,以致经书愈讲愈乱。这又是汉代经学所以纷歧的一个主因。

本书的主旨在说明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在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态样运用阴阳五行的思想创立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来为秦、汉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统治集团服务的。(王煦华《前言《)

说研究学问罢,学问的基础不建筑在求真上,先圣先师的权威又特别大,既不能跳出他们的圈子,如何可以有进步的希望。弄到底,经既不通,用又不达,大家所有的只是缴绕文句的技术和似是而实非的智识而已。

从此以后,中国的历史上,凡是换朝代而出于同民族的,便没有不依照这个成例,行禅让的典礼的。所谓征诛,只供异民族的使用罢了。王莽固然不久失败,但这“心法”是长期传下去了,直到袁世凯的筹安会还是如此

谶纬书的出现,大约负有三种使命。其一,是把西汉二百年中的术数思想作一次总整理,使得它系统化。其二,是发挥王莽、刘歆们所倡导的新古史和新祀典的学说,使得它益发有证有据。其三,是把所有的学问、所有的神话都归纳到“六经”的旗帜之下,使得孔子真成个教主,“六经”真成个天书,借此维持皇帝的位子。在两汉之际“民神杂糅”的社会中,自然该有这种东西大批地出现。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顾颉刚

顾颉刚

顾颉刚先生(18wt1980,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群”学派的创建人。他自幼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和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酷嗜博览,并善以批判的眼光对待之。读书之余饱听家人讲述民间流传的各种故事。考入北京大学后迷恋于京戏,由是认识了故事的格局;又受北大征集歌谣的启发而收集歌谣,并对连带得到的民合材料加以注意。在北大求学期间受到师友的指导、诱掖,以及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敢于大胆宣布许多长期积于胸中的反传统的见解。II)N)年大学毕业后,受到胡适研究史学方法的启发,又经胡适、钱玄同的影响产生编集辨伪材料的兴趣,很快深入到对古史的研究中,于1923年提出“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试图推好历代相传的三皇五帝系统,在史学界引起一场大论战,从而改写了传统的古史。同时提出推&信史必须打破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未一统、古史人化、古代为黄金世界四个传统观念,以后再演变为打破帝系、王制、道统、经学四个偶像,在此设想下写出一系列重要著作。后将自己与他人讨论古史古籍的文章编为(古史群》。着力研究《尚书》,将其中《尧典》、谁贡》等篇之写作年代推后至战国时代。同时从事民俗学研究,以民俗学材料印证古史,诸如以歌谣来论证(诗经》是古代诗歌总集,其中有大量的民间创作;以孟姜女故事的传衍来论证古史的演变;以妙峰山进香米探讨春秋以米的社把,为古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并开拓了我国的民俗学研究。20年代后期在广州中山大学编辑(民俗)周刊,创办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会丛书。既年代在北京燕京大学因讲授《禹贡》进而研究历史地理,又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由沿革地理的。

顾颉刚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