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讲稿
文学讲稿内容简介
《文学讲稿》用于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热门摘录
顺便说一句,我这里所指的“读者“是一种泛泛的说法。奇怪的是,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一个优秀读者,―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
另一位听过第三一一——三一二号文学的学生回忆了纳博科夫在开学时总要说的话:“座位都已经排了号。我希望各位选好座位,不再更换。这是因为我想把你们的名字和你们的相貌联系起来。大家对各自的座位都满意了吗?很好。不说话,不吸烟,不编织,不读报,也不要睡觉,看在上帝的份上,请记笔记。”考试之前,他会说:“一副清醒的头脑,一份试卷,加上墨水和思考,简写熟悉的姓名,例如包法利夫人。不要用修辞掩饰无知。除非有医生的证明,否则任何人也不得上厕所。”
衡量一部小说的质量如何,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
这本小说的要素之一,就是通过不同人的眼光来看同一个人的种种方式。
所以,心灵,脑筋,敏感的脊椎骨,这些才是看书时候真正用得着的东西。
曾有一位思路清晰但略显肤浅的法国哲学家请思想深奥且晦涩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用简明的方式表达他的思想,黑格尔粗暴地回答他说,“这些问题既不能简洁地,也不能用法语来表达”。
普鲁斯特作品中的对话与描写彼此融合在一起,产生出一个新的结合体,在这个结合体中,花、叶和昆虫都归属于同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木。 火车的汽笛像风中的鸟鸣一样,显示了距离的远近,这是个附加的明喻,一个深层的比喻,这是普鲁斯特的典型手法,它最大限度地渲染了画面的色彩及生动性。然后,坐着合乎逻辑地从火车想开去,来了一段对旅行者及其情感的描写。像这样地去展示艺术形象,是典型的普鲁斯特式手法。
偶然的追寻、探望和失望,将构成这整部作品的诸多主线之一。
那个关于吻的隐喻是复杂的,它贯穿了全书。
就在回忆纷纷聚来之际,叙述者仍未抓住它们的意义,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马塞尔这样一个病态的、正在编制着自己的网,并且用这张网把从他身边呼啸而过的生活抓到手中的作者
我们已经谈到过,普鲁斯特对于同一人物以种种假象出现在种种他人面前这一现象十分感兴趣。
在法文版的十五卷中,小说整个故事的行进,构成了对与叙述者童年走过的这两条路有着种种联系的人们的一次调查了解。
作者在这里所加以比较对照的,是作为真正艺术的感觉文学和唯有来自感觉才能成其为真正艺术的观念文学。
他在这里所说要说的是,简单的记忆,即在回忆中想象出某一事物的形象,并不是正确的方法,它并不能使往事重现。《斯旺宅边小径》的结尾只是观察往昔的不同角度之一,这些角度在马塞尔的逐渐觉悟过程中,是他的那次最后经历的铺垫。
换句话说,当一连串的现实感觉加上关于过去某事或某个感觉的意象时,感觉与记忆就结合到了一起,逝水流年就被再次找回。
请认真思考下面这个事实: 一个具有福楼拜那种艺术才华的大师,构想出一个肮脏的世界,里边居住着骗子、市侩、庸人、恶棍和喜怒无常的太太们。这位大师将这样一个世界写成一部富有诗意的小说,一部最完美的作品。他靠的是艺术风格的内在力量,靠的是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法,包括从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主题的多声部配合法,预示法和呼应法。他运用这些手法,将零星的部件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没有福楼拜就不会有法国的普鲁斯特,不会有爱尔兰的詹姆斯· 乔伊斯,俄国的契诃夫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契诃夫。
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
文学不是范范的思想,而是具体的揭示;不是思想流派,而是一个个有天赋的个人。文学不是关于某事,而是事情的本身,本质。
三个因素造就一个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有未知因素X。这三种因素相比,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远远弱于另两种因素,而未知因素X的力量则大大超过其他因素。
今天在俄国,苏维埃文学,苏维埃艺术,苏维埃音乐,苏维埃的理想抱负,都十足地带着沾沾自喜的布尔乔亚的特征,像是在铁幕后边衬着一道华丽而又俗气的花边王岩纱幕。
This course included Anna Karenin, “The Death of Ivan Ilyich,”Dead Souls, “The Greatcoat,” Fathers and Sons, Madame Bovary, Mansfield Park, Bleak House, “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Swann’s Way, “The Metamorphosis,”and Ulysses.
普鲁斯特和乔伊斯两人在表现人物的手法上有着一种本质的区别。乔伊斯是先选好一个只有上帝和乔伊斯自己才了解的完整的、绝对的人物,然后把这个艺术形象打碎,再将打碎的碎片扬散到他小说中的时空中去。一个有心的读者在重读他的小说时,会将这些迷一般的碎片收集在一处,并把它们拼合好,而普鲁斯特则不然。他满足于使人物和人物性格在读者眼中永远是非绝对型的,永远是相对的。他并不是把人物劈开打碎,而是通过它在其他人物眼中的形象来表现它。他希望的是,在经过一连串棱镜映像以及细节表现之后,将它们合成一个艺术的真实体。
气质人人不同,但是我马上可以告诉你: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性,又重科学性。单凭艺术家的一片赤诚,往往会对一部作品偏于主观,唯有用冷静的科学态度来冲淡一下直感的热情。不过如果一个读者既无艺术家的热情,又无科学家的韧性,那么他是很难欣赏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的。
然而文学就是由这样的小意思构成的。事实上,文学不是泛泛的思想,而是具体的揭示;不是思想流派,而是一个个有天赋的个人。文学不是关于某事,而是事情的本身、本质。没有文学杰作,文学就不存在。
请记住,文学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写作的艺术首先应将这个世界视为潜在的小说来观察,不然这门艺术就成了无所作为的行当。
一个优秀读者应该有想象力,有记性,有字典,还要有一些艺术感——这个艺术感很重要。
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其实,大作家无不具有高超的骗术,不过骗术最高的应首推大自然。大自然总是蒙骗人们。
整个谈话都很艺术地同他们玩的纸牌游戏——投机——连结在一起,克劳福德小姐一边叫牌,一边算计着她是否应当嫁给埃德蒙,一个牧师。她转的念头在牌戏中回响,令人想起排练戏剧一章中她在范妮面前扮阿米莉亚,与扮安霍尔特的埃德蒙对台词,当时虚构与现实同样交叉起来。关于策划、计谋的主题同改建园林、排练戏剧、纸牌游戏联结在一起,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巧妙有趣的格局。
文学讲稿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