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作者:安东尼·斯托尔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6

顾文姬评分

5

130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孤独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马斯洛还对创作的态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 当创作者充满狂热的创作灵感时,他就失去了过去和未来的概念,只活在当下这一刻。他整个人都在那里,完全沉浸、着迷和专注于现在、现状和此时此地,完全融入手头的事务中……这种“迷失于当下”的能力,似乎是任何一种创作的“必要条件”。但是,创作的某些“先决条件”一一无论是哪个领域一一也总是与这种忘记时间、忘记自我、超越空间、超越社会、超越历史的能力有关。这很像经常被人提起并被赫胥黎称为“长青哲学”的那种神秘体验,只是更平淡、更世俗、更常见。

生命的意义并不完全由人际关系构成,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人生也一样有意义。 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不用再每天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因此,来自环境的诱因要么消失了,要么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休假就是逃离日复一日、重复不变的常规生活。

在我们内心形成任何新的结构或整合形式之前,都必须经历某种程度的分崩离析。在真正经历过之前,没有人能确定这种必经的“旧模式瓦解”是否一定会迎来某种更好的新东西。 人之所以会渴望孤独,是将它当成了一种逃离平常生活压力的手段,一种摆脱过往重获新生的方法。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有两个主要因素促进了神经症的复原。 第一个因素是,患者接受了某种可以解释自身病症的思想体系;第二个因素是,患者与他人建立了一种有结果的关系。 这两种因素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只不过有的人天生更倾向于主要从人际关系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而有的人则喜欢从兴趣、信仰或思维模式中去寻觅。

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必须顺从另一个人的意志。 康德相信,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而且我们都应该怀着这样的观点对待彼此。

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也不可能在达到之后就一劳永逸,所有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人,都拥有荣格所谓的 一种不为感情纠葛或强烈冲击所撼动的态度——一种与世界保持着一定距离的超然意识。

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没有亲密的依恋关系,确实更难找到人生的意义,但也有很多人可以、也确实做到了在这种缺憾中拥有平和满足的人生,他们采用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工作和更流于表面的关系之上。

在他治疗过的病人中,很多人在儿时都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过度顺从,也就是说,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要么是他人期待的,要么是取悦他人的,要么是刻意不去得罪他人的。这些病人建立了温尼科特所谓的“虚假的自我”,即一个建立在迎合他人愿望而不是服从个人真实感受或本能需要基础上的自我。这样的人最终会感到人生毫无意义、无所建树,因为他只是在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把世界当做一个可以满足自己主观愿望的场所去经历和体验。

有的人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性,如此一来,他的内在世界就会变得与现实完全脱节。在此情况下,我们把这个人称为疯子。另一方面,正如温尼科特指出的,有的人会极度压抑自己的内在世界,这样的话,他就会变得对外在世界过度顺从。如果在一个人的眼里,外在世界只是自己必须适应、顺从的东西,而不是一个能满足自己主观愿望的地方,那么,他的个性就会消失不见,他的人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或徒劳无功。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与人无关的兴趣,如果不被理想化,不被视为唯一的救赎之道,也许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对完整的渴望与追求,必须包含人性的这两个层面。

我们不妨暂且假定,我前面提到的这种人在要儿时期就有避行为”;也不妨承认,出现这种回避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避免行为失序。如果把这个观念用于成人生活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懂得回避的婴儿可能会成长为这样的人:他的要需求就是在不完全依赖或很少依赖人际关系的人生里寻求某种意义与秩序。此外,这样的人可能会得需要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不让他人干扰自己对意义与秩序的追求,因为对他们而言,他人会造成威胁 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像敏感脆的植物一样,早曝光在他人审视的眼光下就会枯萎。

我也认为,一个人只要不乏某种赖以支持自己的关系,并从事着自己感兴趣且能维持自尊的工作,他不必依赖亲密系就能拥有满意且充实的生活我认为,工作,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改变、进步且深化的创造性工作,能提供促进人格整合的关键元素,科胡认为,这种关键元素只能源于或主要源于他人积极的回应。

因此、理想中客观理智、心态平衡的人应该既能从人际关系里,又能从自身兴趣中找到人生的意义。虽然兴趣并非源自人际关系的失败,但我认为,对那些因某种理由而没有建立亲密关系的天才而言,兴趣可以接管一些通常由亲密关系执行的功能

当痛苦已经存在,那么,回避痛苦就是放弃了创造和升华的机会!

人类终其一生都被两种完全相反的驱动力操纵着,一种是对陪伴、爱以及其他所有能让我们亲近同类的关系的渴望,另一种则是对独立、孤单和自主的向往。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师的任务就是清除那些阻止病人用成年人的方式表达原始冲动的心理障碍。如果能够完成这个任务,病人的人际关系就会自动得到改善。现代分析师们则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了,他们最先考虑的是人际关系,其次才是本能的满足。

在刚刚痛失亲人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感到世界变得“毫无意义”一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如此。也许只有在失去某个至亲至爱之人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原来早就和那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其紧密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长期服刑的犯人会变得沉默内向、麻木漠然,对自己的外表和周围环境毫无兴趣。

死亡之前,切勿轻言幸福。无论是当一个人坠人爱河时的甜蜜陶醉,还是因有了新发现而大喊“我找到了”时的欣喜若狂,抑或萌生了华兹华斯笔下那种感觉与宇宙融为一体的超自然情感时的惊喜莫名,我们都知道,这些感受如朝露,转瞬即逝。 对现状的不满,或者“注定的不满足”(divine discontent)是人类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状态。

不满足于现状可能会被看成一种适应性行为,因为它能激励人们不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刺激人类进一步征服以及越来越有力地控制环境。 一个快乐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只有得不到满足的人才会。幻想的原动力就是未获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没实现的愿望,是对令人不满的现状所做的一次修正。

随着儿童慢慢长大,过渡性客体也会逐渐失去它们原有蕾强大情感力量。它们通常会与其他各种物体结合在一起,被儿童用到游戏中去。儿童常常会把扫帚柄当作马,把扶手情当排房子。在后来的人生阶段,游戏则被幻想取代,在幻想中不要借助任何外在的客体,想象力就能如大鹏展翅般自由自在。

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注定会出现瑕疵,而这恰恰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这一事实(最亲密的关系也注定会出现瑕疵),他们总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不快乐,总是由于那么多不必要的原因就互相背弃。 如果我们承认世上从来不存在理想化的关系,就会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无论男女都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成就与满足。

这类儿童相信,父母对他的持续的爱以及他得到的安全感并不取决于他真实的自我,而是取决于父母对他的要求。造成孩子这种想法的父母通常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幸福,但为孩子制定的“良好”行为的标准却高得不合情理,以致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本能冲动和自发反应都是错的。当这种现象变得极其严重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完全认同父母的虚假自我,而真实的自我却被彻底地压抑了。在不那么严重的情形下,孩子会在人前表现出虚假的自我,而真实的自我在独处时才会出现。这也是有的人特别需要独处的原因之一。

如果母亲有抑郁倾向或身体健康不佳,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也会养成过度焦虑的警觉心态。这种小孩会隐藏自己的感受,但同时又特别留意别人的感受。与大多数孩子比起来,他们更不善于向母亲或其他照顾者寻求帮助。这种机警、过度焦虑的小孩长大之后,会成为别人愿意向他们倾诉心事的忠实聆听者,但是,他们不会和别人建立那种礼尚往来、无话不谈的关系。我们经常在精神分析师和医生的身上发现同样的气质,他们让人信赖,却无需向别人坦露真实的自己。

有人认为,这些作家想象力与创作力的发展一开始是为了弥补缺失或被迫割舍的亲密关系。 然而,起初是为了弥补被剥夺的东西,后来却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原本作为补偿的东西最后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其他任何人的生活方式一样健全合理,而且比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都更有意思。

在温尼科特的词汇里,“创造性统觉”是使一个人觉得人生值得过下去的东西,那些天资超群的人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更善于用象征性的方式来修复曾经的损失。人类精神世界的构造非常奇妙,当主观想象世界中出现一种新的平衡或修复状态时,我们就会认为这代表外在世界正往好的方向转变,反之亦然。把主观与客观这样联系起来时,我们正向人类理解力的极限逼近。我相信,人类创造性适应能力的秘诀将会在这些极限里找到。想象力的渴望驱使着人类不断寻求对外在世界的新的了解以及新的连接方式,这同时也是人类内心对整合与和谐的渴望。

如果总是有人可以求——有人提意见或替自己做决定,依赖的人就无法养成属于自己的能力。丧偶之后,特别依赖配偶的人比其他比较独立的人更容易夸大那种无助感。 当一个人的生活发生了他不愿意看到的改变,例如丧偶、离婚、失业、身体受创或牢狱之灾时,“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这些遭遇就不可能与其以后罹患的疾病脱开干系。研究还表明,觉得自己的生活主要是由外在力量控制的那些人,在面对压力性事件时,比那些对自己的生活有强烈控制感的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折磨。

一个有过死别体验的人,在面对以后的任何一种丧失之痛时,会更容易将之视为无法避免、不可换的失去。 决定这种易感性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赋予了人际关系太过重要的意义,把它当作了自尊的来源。 写作及其他创造性活动可以被当作应对丧失的积极方式,无论这种丧失是眼下亲人的离世还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失落和空虚。

天地万物确实美得令人心醇,田园就是这种美的一部分。同样,我们有时候也会在低头观赏宁静的海洋时心生愉悦,仰首对日月星辰满怀感叹。然而,这些都与你个人毫不相干,你也不敢把它们的任何光彩据为己有…其实你只是被空洞的喜悦弄得神魂颠倒,你紧紧拥抱着 那些陌生的幸福,就好像它们属于你一样…很明显,些被你当作天赐之福的东百,其实没有一件是属于你的……你似乎觉得内心缺乏属于自已的幸福,这种缺失感驱着你从身外的事物及外在世界中寻求幸福。

创作过程可以是一种保护方式,让人不会被抑郁击垮:也可以是一种恢复手段,让充满无力感的人重新拥有控制感;还可以是一种修复策略,让因遣受丧亲之痛而受伤的自我,或因在抑郁状态下一不管导致这种抑郁的原因是什么——对人际关系失去信心而受伤的自我,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孤独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安东尼·斯托尔

安东尼·斯托尔

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 Storr),英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作家;牛津大学研究员;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皇家精神科医学院和皇家文学学会的资深会员。斯托尔的研究领域涉及从性欲错乱症到人类的侵略性、从人类对于孤独的需求到创造的冲动等诸多方面。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同时深受荣格影响,但他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坚决拒绝职业中的教条主义,对已有的精神疾病划分极不赞同。他专注于分析人类的负面情绪,以富有创造力的理念治疗相关疾病。斯托尔的著作有:《荣格》(Jung)、《弗洛伊德》(Freud)、《丘吉尔的黑狗》(Churchill's Black Dog)、《人格的完整性》(The Integrity of the Personality)、《人类的破坏性》(Human Destructiveness)、《创作的原动力》(The Dynamics of Creation)、《音乐与心灵》(Music and Mind)、《精神治疗的艺术》(The art of psychotherapy)以及《泥足》(Feet of Clay)。

安东尼·斯托尔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