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质

作者:朱伟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4

顾文姬评分

4

324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有关品质内容简介

《有关品质》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入他在“生活周刊”上专栏文章六十余篇,这些文章融时尚与文化于一炉,在白领知识层和文化界具有颇强的反响和固定的读者群。“有关品质”,就是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应关注的生活品质外,还应提升文化品质和精神品质,这也是朱伟在此书中一以贯之主旨。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一个人要认真,要真诚,要有爱心,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要不计委屈不计自己得失,要承担一生所要承担关于职员、丈夫、父亲的所有责任,要忍辱负重甚至不怕最亲近的人的误解,这些要几十年如一日都甘心默默无闻身体力行地做到简直是不可能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在累积自己的品质。只有品质才是永远无法泯灭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爱情其实是一种永久的移情,所以实际上自始至终是一种焦灼,因为对方总在漂泊不定之中。在爱情中渴求的其实是自己的欲望,对方其实是它的附属品,所以沉醉其实是一种麻木。说到爱情不过是一种意义的撩拨与意义的快感,是孩子式的情绪外溢、自我宣泄与自我陶醉,因为人往往会对虚无的东西津津乐道而厌倦于眼前的现

高濂"秋时幽赏"十二条: 西泠桥畔醉红树/宝石山下看塔灯/满家巷赏桂/三塔基听落雁/胜果寺月岩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资岩山下看石笋/被高峰顶观海云/策杖林园访菊/乘舟风雨听芦/保俶塔顶观海日/六和塔夜玩风潮

树之美还在斤斧之时自认为是天数,于是沉默、不避,无动于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洗砚鱼儿触手来

那个夏天我们难得将自己疲惫的身心松散地曝晒在沙滩之上。晚上微月一钩,繁星近在咫尺,我们沿海滩在逼人涛声中散步。

长大后到了东北,才知道真正寒冷滋味。如何为冷?呵气转眼到胡子上变成霜,到眼睫毛就结成冰,上下合在一起,就把眼睛封了。唾沫到地上就滚成小冰球。两层的玻璃窗,外层是厚厚的冰霜,里层是不断往下流的水汽。厕所里坑下的排泄物会像宝塔一样往上升,过两天就要用铁钎从根部将其凿倒。所有露在外面的皮肤极容易就会被冻白,这是轻度冻伤,需付出褪一层皮的代价。如果冻成透明之后变黑,那部位也就被冻死了。热手绝对不能去碰冻在室外的金属,包括门把,一碰就会被粘住,代价是被粘掉一层皮。

在东北,则只有冬天是砍伐季节,因为春花烂漫,树干里就会有太多水分,斧子落下去会被粘住无法拔出;只有冬天树才是脆的,最好杀戮。伐树时候,老乡告诉我们,第一斧应该以斜角深嵌进去,然后第二斧由下而上,将刀口合拢,砍下的树片就会飞溅开来。砍伐就是不断扩大断面的过程,这边完成后再到另一边作孽,到两边接近合拢时判断树倒方向,轻轻一推,偌大生长多年的树就会自然倾倒。

于是雪后大家干脆在宿舍墙根垒起高高的雪墙,建成一个雪厕。我们曾非常得意于这杰作——风钻不进来,蹲在那里漫天月光星光,排泄物落地成冰,无异味而周边又雪香四溢,大家都觉得充满诗意。

《左传》中“刈兰而卒”的典故,兰有王者之香,典就出于此。

“凌波仙子”由此成为水仙的别称。

孙登说:火本来有光而不用光,因果在用光;人生来有才而不用才,因果在用才,所以火依靠柴才能保证照耀,人知道本原才能保全生命。你才多识寡,难免被世事废掉。这种“有”与“用”、“不用”的关系深奥至极,后来嵇康果然死于非命。

陶诗中的静思往往有两重境界,先是见景而独孤,后就会有“我思故我在”的嗟恻,我由此觉得很多是有味道追问中的哲理。

李世民组织了对王羲之珍品的大规模摹拓临写,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几乎初唐所有大家都以摹写为己任,并因此影响了后来者,米芾、赵孟頫,无一不成为摹王羲之的好手。正是这样由此产生的一代代摹拓,使今天我们看到王羲之各等墨迹,往往无法分辨究竟面对着谁的摹本。摹本越多真迹就越难存留,真迹难觅后,各种摹本本身也在岁月中变得越来越真假难辨。

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卫铄,字茂漪,晋代著名书法家,廷尉卫展之女。)《笔势图》中的说法:“凡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故知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王羲之从这段论述得益匪浅。他的字妙在变化无端,却都静心“先构筋力”,这筋力在我看其实是挑动意气。意气飞扬后,“装束”自然潇洒。值得一提的是,在书论中,王羲之提到他“存筋藏锋”所要达到境界是“明媚相承”。我把这个“明”体会成洁净——苍劲而为明净中的妩媚是一种姿态,魏晋风度总以这种有意的姿态构成而令我们神往。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冯延巳词的好处是意境往往幽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他“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堂”是正厅,“庑”是厢房,我以为这格局指的是他词中惆怅、伤感的纵深,而非表现情感的幅度。

最后结尾,花有泪,泪问花,花不语竟自飘飞,溅花之泪那般轻盈地跃在沉郁的背景上,整个烟絮花粉包裹的思深意苦表现得曲折委婉。

有关品质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朱伟

朱伟

朱伟,生于上海,上世纪60年代末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下乡时开始小说写作。1978年起在《中国青年})杂志做记者、编辑。1983年起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做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学》推出刘索拉、阿城、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93年起任《爱乐》杂志主编。1995年起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至今。编著大型古典音乐工具书《音乐圣经》,著有散文集《有关品质》

朱伟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