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诗

作者:戴望舒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9

顾文姬评分

4

8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戴望舒诗内容简介

戴望舒不仅在新诗艺术上进行着勇敢的、不懈的探寻和创造,还以严谨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和大量精美璀璨的译诗,拓宽着新诗的发展路径,在中国现代新诗第一个十年所开创的新传统、新方向中,在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和后期新月派浪漫主义诗歌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又展示了现代派象征主义的新天地,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和西欧现代主义敏感、复杂的情愫之间架通了桥梁。应该说,无论是透过感觉、想象和朦胧的情绪所展示的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还是在新诗艺术成长过程中的试验、突破、创新,戴望舒都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我们今天进一步认真地研究探讨。戴望舒生前出版过四种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其中第三种与《望舒草》几乎完全相同,本书便不再列入;其余各集中也有交叉重复的诗篇,本书亦不作重排,仅在目录中列出篇名备查。戴望舒译诗数量超过他自己创作的诗,本书选录了已出版的单行本《(恶之华)掇英》和《西茉纳集》,对于影响诗人较深的法国和西班牙诗,分别编为《法国诗选译》和《西班牙诗选译》两辑,另外又编了一辑《其他译作选》。作者在一些译诗之后写有“译后记”或“译者附记”,要言不烦,独到精当,现给予保留,可当做望舒诗论来赏读。

登录查看更多

戴望舒诗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戴望舒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戴望舒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