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仇写小说
为了报仇写小说内容简介
在同一个世纪的开始和结束,在东方和西方,两位具有类似艺术风格的作家卡夫卡和残雪的相遇,是一件极其有趣,甚至可以说是激动人心的事情。 本书作者残雪的作品是一种哲学,一种用细腻的女性直觉写出来的高深哲学。对她的阐释是中国当代回避不了的一个历史任务。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女作家。日本河出书房新社、春秋文艺出版社、美国西北大学出版社、霍特出版社、意大利理论出版社等十余家知名出版社出版过残雪的作品。
热门摘录
好的作家是极为苛刻的,他心中的理想是排除了一切杂质的透明物,实际上那个理想是无,他无法诉诸笔墨,所以作家陷入致命的矛盾:如果他要坚守理想,他就不会有任何作品;如果他把理想变成文字,理想就为现实的杂质所充斥,不再透明。但上帝为作家安排的正好就是这样一种交合的方式。作家必须妥协,他那过敏的神经必须具有接纳一切的坚强。每一个句子都不是我理想中的,但我只有些,用一点也不理想的句子去接近理想。
日常的自我如铜墙铁壁一样,以它不可扭转的逻辑性将人逼进角落,人为了精神的张扬,必须调动内部的非理性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做致命的飞跃,永远也不能松懈。双方的发展总是对等的;人飞的越高,现实(或自我意识到的日常)对他的钳制也越大。那么,除了飞得更高以外,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呢?人的日常自我在创作中的作用并不是负面的,现实的作用是不断设置障碍,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让主体更努力地飞跃它。
我只喜欢他的几个中短篇,他的长篇不太好,基本上是观念写作。(在你的小说里,你描写的是梦一样的现实吗?很多人这样说。)那是马尔克斯才这样做。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关于那个表面的“外界”的,我不是那种作家。我只对内在的世界有兴趣,我要再我所有的作品中排除表面世界的干扰。现在中国文学界有种说法叫“世俗关怀”,什么是“世俗关怀”呢?那就是关怀表面的东西,很多人认为表面的东西能使他们充分满足,中国人不重精神。我要搞的是“深层关怀”,现在知音还不多,将来会多起来的。
为了报仇写小说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