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作者:申荷永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0

顾文姬评分

4

17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内容简介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作者荣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其影响不仅仅在于心理学界。他通过其他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当代的哲学和整个人文学科,影响到了当代的科学思想和研究。弗洛伊德曾期望把整个精神分析的未来交付于他,但荣格仍然忠实于自己思想的独立,发展了自己的分析心理体系和方法,不管是“集体无意识”理论还是“积极想像”的技术,都是对于心理学乃至人类思想的贡献。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自性化过程的目的是人格的完善与发展;自性化接受和包含与集体的关系,不是在孤立状态下发生的;自性化包含着与社会规范的某种程度的对立,社会规范并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

过了一段时间,病人又带来了这样一个梦: (病人的第二个梦)“我正要去看海边的一位医生。我迷路了,绝望地要人们领我到正确的路上,使我能够找到医生。” 荣格分析说:这梦中的“医生”,仍然是病人的“阿尼玛斯”的新的表现。这次他不再是位音乐演奏者,而是一位治愈者。实际上,随着心理分析过程的发展与深入,这种作为原型意象的“阿尼玛斯”,会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变化。

集体无意识,包含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受到

不管召唤与否,上帝无处不在。

荣格引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话说:“‘成形、变形、永恒的心灵的永恒的创造。’而这便是自性即人格的完整性。”

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作为夏娃的阿尼玛,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玛丽亚表现的是爱恋中的神性;索菲亚则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的创造源泉。

简单来说,作为感知型的人格功能,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思维型的人格功能告诉我们存在的是什么;感觉型的功能告诉我们存在的价值,而直觉型的功能告诉我们存在事物的变化及多种可能。

注重精神生活者的孤独以及他们的需要,把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加入超越个人的整体之中,是黑塞持久的努力

弗洛伊德说“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忠实道路”;荣格则表示“情结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申荷永

申荷永

申荷永,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家资格,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方向博士生导师。曾出版《心理场论》、《心理教育》、《理解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灵性:分析与体验》等专著。曾获国际富布莱特(Fulbright)学者奖(1996);瑞士爱若思(Eranos)基金会圆桌研讨会主讲(1997);组织并主持了第一届(1998)与第二届(2002)“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

申荷永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