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四大名剧)

作者:孔尚任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3

顾文姬评分

5

5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桃花扇(四大名剧)内容简介

本剧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价值。本书有久负盛名的岳麓出版社出版,同《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一起构成四大名剧系列。本书据兰雪堂本、西园本、暖红室本、梁启超注本互校,包装精美、错误率极低,是戏曲爱好者阅读、收藏之佳品。 如果有人问,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剧作是哪几部?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应是《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 以历史为题材的《长生殿》,是在王朝兴亡的背景下,展示杨李的爱情生活,那么,稍后于它的《桃花扇》,则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了。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生于1648年,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六十四世孙。孔尚任于青少年之际,正值明清易代,战乱频仍。他目睹山河破碎,曾想隐居不仕。但后来清政权逐渐稳定,他也改变了初衷。当康熙皇帝到曲阜祭孔,他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受到皇帝赏识,以后奉召到京任国子监博士。跟着,被派往参加治河工作,在江南一带流连四五年之久。 在江南,孔尚任了解到人民的疾苦,结识了许多明朝遗老。凭吊过故国文物,思想上又起了激烈的变化。本拟在宦海扬名的他,陷入了深沉的反思之中,他回京后写出的《桃花扇》,正是经过体验反复思量的产物。 孔尚任为什么要创作《桃花扇》呢?他在《桃花扇·小引》中说得十分明白。这就是通过“场上歌舞,局外指点”,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达到“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的目的。换句话说,孔尚任是要表现南明亡败的过程,总结历史的教训。 如何总结南明亡败的教训呢?出身于地主阶级、深受儒家封建思想影响的孔尚任,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分析南明的败亡的原因;受过清朝恩泽,而且处在民族问题上诸多讳避时代的孔尚任,也不可能秉笔直书满洲铁骑对江南的蹂躏。根据他的认识水平,他只能看到南明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福王任用了权奸。“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见《桃花扇·小识》)因此,《桃花扇》虽涉及农民起义问题,但态度是错误的;也涉及民族斗争问题,但笔调是隐晦的。孔尚任只把一腔怒火,尽情向马士英、阮大铖之类的权奸发泄。整个戏,也只围绕着马、阮和复社文人以及平民大众的冲突而展开。不过,话也说回来,权奸误国,的确是促使南明复灭的重要原因。作者虽然没有全面地反映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暖翠楼前粉黛香, 六朝风致说平康。 踏青归去春犹浅, 明日重来花满床

歌才发,灯未昏,佳人重抖玉精神。诗题壁,酒沾唇,才郎偏会语温存。

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香沾翠被冷,重重束紧。药裹巾箱,都带泪痕。

大江滚滚浪东流,淘尽兴亡古渡头。屈指英雄无半个,从来遗恨是荆州。

桃花扇(四大名剧)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孔尚任

孔尚任

【原作者简介】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称“南洪北孔”,在戏剧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极高成就。孔尚任工诗文,考订乐律,精通金石字画,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诗集》《会心录》《石门山集》《宫词百首》《长留集》等,编纂了《平阳府志》《莱州府志》等。曾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存),《大忽雷》杂剧(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坛、长载史册的,是《桃花扇》。【评注者简介】谢雍君,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京剧研究中心副主任,《戏曲研究》副主编,《昆曲艺术大典》“文学剧目典”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论、戏曲文献整理和研究,对传统戏剧有着全面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戏剧艺术》《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昆曲与文人趣味》等论文,出版《傅惜华古典戏曲提要笺证》《〈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昆曲与文人文化》等专著。参与完成《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近代戏曲论著集成》等国家重大课题。朱方遒,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方向为戏曲演出与创作研究,导师为谢雍君研究员。是一位很有才华、严谨认真的年轻学者,曾发表有关戏曲的论文多篇。

孔尚任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