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作者:E. M. 福斯特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7

顾文姬评分

5

33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印度之行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阿德拉想起了那些比她早来印度的青年男女,他们被半岛和东方航运公司一船又一船地送来,下船之后就开始吃那千篇一律的饭菜,学那一成不变的思想,并且都得以同样愉快地态度接受别人的冷落,要一直到他们对那套公认的规矩坚守不渝,并开始会用这种方式去冷落别人才行

“是啊,从阿齐兹的领带别针到他的鞋罩,他整个的穿着还是停高雅的,可是他忘了扣背部领扣。这样的印度人你到处可以看到,他们做事松懈、懒散,对小事漫不经心;这种致命的惰性暴露了整个民族的弱点。

两人的忠诚坦率使他们变得温和起来,于是他们开始感到孤独和轻率。使他们分道扬镳的是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而不是他们性格的不合。

自由职业者的富有幽默感的成功对政府官员没有任何帮助。

政治会毁掉一个人的人格和事业,可离开他又可能一事无成。

他把保守这类秘密叫做“样样东西都冷静地排列在架子上”

我的信仰就是这样一个基本概念。我与其留下一个孩子,倒不如把一种思想观念留给后人。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可以生孩子。生孩子不是没人应尽的义务,英国已经变得拥挤不堪,所以跑到印度来寻找职业。

印度这块土地上存在着一种神灵,它竭力使人们长期处于各自分割的状态,阿齐兹向它提出了挑战,所以遇到了一个接一个的困难。

怎么样才能从精神上控制这样的国家呢?历代侵略者都进行过尝试,但他们依然处在流放的境地。他们建起的重要城市只是些避难所,使那些不能回国而精神抑郁的人吵闹的地方。印度了解他们的他们的烦恼,也了解整个世界的烦恼,而且了解得最深。

印度这块土地上存在着一种神灵,它竭力使人们长期处于各自分割的状态

他既不是传教士,又不是研究生,可他却最喜欢跟别人进行那种平等交流式的倾心交谈。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就是由彼此间渴望相互接触的人所构成的星球,而唯有凭借善意,再加上文化和智慧,才是实现这种交往的最佳途径。 跟印度这么一个感情用事的民族交往,要么一见如故,要么永远视同陌路。

生活是从来都不会在我们认为适当的时刻为我们奉上我们需要的一切的。奇迹确实会实现,不过却从来不会如约而至。

夜,从来都不曾真正安静,也从来都不会绝对的黑暗,它慢慢磨损消逝,同其他的夜相比就只有两三阵疾风的区别,而这几阵疾风就如同从苍穹垂直地刮落下来然后又反弹回天际一般,猛烈而又强劲,却又不留下一丝清新爽洁:热季就要到了。

四月,恐怖的预兆,已近在咫尺。太阳正返回他的王国,权势煊赫,却绝无美感——那正是灾难性的特征所在。若是还有些许美感留存下来该有多好!他那残酷的统治就可以忍受了。正因为他那过量的光热,他自己同样也未赢得胜利;在他那肆意泛滥的黄白光照中,不仅世间万物,就连光明本身都被淹没于其间。他并非人类、鸟类或是其他恒星难以企及的朋友,他并非永恒的承诺,并非我们心头萦绕不去的永不落幕的期盼;他只不过是造物之一种,就跟其他造物一样,所以注定不能抵达荣耀的终点。

印度之行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E. M. 福斯特

E. M. 福斯特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被母校聘为荣誉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福斯特作为小说家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他将各种典型性格人格化的高超能力、他对于人性中卑鄙与高贵间激烈斗争的出色描绘、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圆形人物”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明晰风格。作为著名人道主义者的福斯特在作品中高举“理解”与“同情”的大旗,强调精神与物质之间、人与人乃至不同的民族之间“只有连接起来”,人类才有希望。福斯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饱含幽默和反讽,既有精巧严整的情节,又极富象征乃至哲理意味,将艺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地融为一体。福斯特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E. M. 福斯特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