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现其智慧的结晶,克氏常常在林间散步及树下静坐,从大自然里体悟人类问题的根本纠结所在。他常常以一首诗的方式或描述林间的小鸟飞翔,或描述印度河边洗衣的老妇人,带领你进入他的思想世界,既无诡辩也无知识累积的累赘。他常常强调真理自在人心及独立思考判断的重要性,他强调的是真理必须自己去追求,去领悟无法经由别人代替你去做。就好像身体的病痛必须自己去承担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去承担去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这不只是一本好书还是直得珍藏的好书。
热门摘录
你明白爱一个人是什么意思吗?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不跟随你,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爱,我们一点也不明白这种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等所限,这意味着,我们在内心是依赖着他人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被爱。我们并不是爱了之后,便把它留在对方那里,我们同时还要求回报,在这个要求之中,我们就变成了依赖的人。
你强记书本来通过考试,你收集一大堆知识,然后把它们全部写出来得到一个学位,希望谋份工作,并且结婚,难道这就是一切了吗?你虽然得到了知识与技术,但是你的心是不自由的,所以你变成了现今制度下的奴隶。这就是说,你根本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你也许生儿育女,画几幅画,偶然写两首诗,但这显然不是创造力。你的心中必须先要有允许创造力存在的自由,你才能用你的技艺去表达那份创造力。你如果空有技艺而没有创意的心,没有那份从发现真理而产生的创造力,那么这种技艺是毫无意义的。
只要你服从,只要你是有野心的、进取的、腐败的,并且在追求地位权力时破坏他人,你就被认为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公民。
你受教去适应这个社会,,然而这不是教育,只是一个过程,将你限制住去配合某个模式。
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许多事情就会发生,一切都会如愿,这可能是通过朋友、关系、老师、你的祖母或其他愿意帮助你的人而如愿以偿。但是如果你害怕尝试,只因为父亲可能把你赶出家门,那么你就输了。那些因为恐惧而屈服于别人需求的人永远不可能如愿。 但是如果你说“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要去追求”,那么有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在过程中,你也许必须挨饿,挣扎过关,但是你终将是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只是个模仿者,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
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事世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不但在青少年时代如此,在我们一生中,这个问题都存在着。除非你亲自弄清楚什么事你真正想做的事,否则你会做一些对你没有太大意义的事。 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什么是你爱做的事,不要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选择职业,因为那将使你永远无法弄清楚自己到底爱做什么,如果你真的爱做一件事,就不会有选择的问题了。
自由并不仅止于做你喜欢的事,或是从外界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而是先要了解什么是依赖。你知道什么是依赖吗?你依赖你的老师,厨师,邮差,送牛奶的人等。这种依赖是很容易了解的。但是还有一种更深的依赖必须要认识清楚,才能获得自由。那就是,你总是依赖着别人给你快乐。你明白依赖别人得到快乐是什么意思吗?这不只是外在肉体的依靠,而是内在的,心理上的依赖,从其中,你获得所谓的快乐。一旦你这样依赖着别人,你就变成了努力。
你明白爱一个人是什么意思吗?你爱一棵数,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不跟随你,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这样方式去爱,我们一点也不明白这种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等所限,这意味着,我们在内心是依赖着 他人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被爱。我们并不是爱了之后,便把它留在对方那里,我们同时还要求回报,在这个要求之中,我们就变成了依赖的人。因此,自由与爱是并存的。
如果你的心不再对外界的事物做比较,批判,区分,你的心就有能力在每一个刹那看见事情的真想,而不企图去做什么改变。在这种观察中便存在着永恒。
你必须了解生命的全部,而不只是一小部分。这就是你为什么必须读书,为什么必须观赏蓝天,必须唱歌,跳舞,写诗,受苦,学习及了解的原因,因为这一切都是生命。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中学习,并且累积各种知识和学问,但是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学过如何安静,如何从生活中的烦恼与混乱中抽离,如何不让问题在脑中生根。我们加入各种社团,坚守着某些哲学,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解决人性的问题,它们是完全没有用的。相反,它们带来了更大的不幸与悲惨。我们需要的不是哲学或理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自由探索、发现及创造的心。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其中没有恐惧或勉强,没有求取安全感的冲动。
你有没有怀疑过为什么人长大以为,就失去了生命中所有的喜悦?目前你们这些年轻人都还算蛮快乐的;你们有你们的小问题,还要担心考试,但是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你们的生活还是有某些喜悦的,不是吗?你们自然而然,十分容易地接受了生命,你们用轻松的、快乐的态度来看待事物。但是等到长大以后,我们似乎就失去了这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具有更深含义的喜悦。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进入了所谓的“成熟期”之后,反而变得呆滞,对喜悦、美、蓝天及大地都不再敏感了?
你为什么会有理想?首先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告诉你,如果 你没有理想,你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不论在什么社会,人们 都有特定的理想,于是你就接受了它并且努力遵行,不是吗?但 是在你努力遵行以前,你是否应该先弄清楚你到底需不需要理 想?这显然应该是更合理的态度。你们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加诸于 你的或是你自己制造的理想,你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些理想吗? 因为你害怕接纳你自己。
去做一件你所爱的事情,过程中当然是有困难的,但是你不会太在乎它,因为它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知道,我们已经把困难变成了一种哲学,我们认为卖力、奋斗和抗争都是美德。
帮助你顺应这个败坏的社会制度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其中没有恐惧或勉强,没有求取安全感的冲动。 当你们和孩子相处时,重要的是你们不该把自己谬误的观念、自己对鬼怪的想法、自己特殊的意见及经验加诸在他们的身上。
因为你的戒律是源于恐惧的,是被社会的强势所压迫的,是被父母及老师的话语所主宰的,你的心中就没有自由、没有音乐,你所有创新的才能就会丧失。文明愈古老,传统压制你的力量就愈重。
观察你自己的心,你会发现它是多么不安宁,它总是被别的事情占据,被别人昨天所说的话占据,被你刚学的东西占据,被你明天要做的事情占据。
年长的人已经给自己找到各种作为习惯的奴隶的借口。 只有一颗单纯的心,一颗饱受世故、却又不受知识和经验束缚的心,才能发现超越心智和头脑的东西。
如果你试着独处,一点分心的事情也不接触,你会发现,不一会儿,你就想逃开,想把真正的自己忘掉。
所以当孤独的痛苦笼罩着你的时候,你就面对它、看着它,不要产生任何想逃走的意念。如果你逃走了,你就永远也不会了解它,于是它永远躲在一角伺机而动。反之,如果你能了解孤独并且超越它,你就会发现根本不需要逃避它,于是也就不再有那种追求和娱乐的冲动了,因为你的心已经认识了一种不会腐败、也无法毁灭的圆满。
一个人没有能力灵敏地调整自己。 人心才会在这些小设备之中迷失。
弄清楚我们想做什么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
外表上我们可能很简单,我们可能只有几件衣服,一日一餐就满足了,然而这并不代表素朴。如果你的心能容纳无限的经验 ,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维持单纯,这才是素朴。只有在你的心不想在岁月中得到或变成什么时,你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因此,发现什么是创造力是很重要的事。只有在你能放下时,才可能有创造力。这意味着你不再有被强迫的感觉,不再有不能成为什么的恐惧、不能获得什么的恐惧以及不能达到目的的恐惧。 然后就会产生卓然的素朴与单纯的精神,它们能带来爱,这整体就是美,就是富有创造力的境界。
我们都喜欢炫耀自己,都想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是一朵玫瑰,它是从来不假装的,它的美就在于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除非教育能帮助你了解广大生民更多所有精微面——它惊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欢乐,否则教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当你年轻的时,你是不是应该弄清楚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许多人在世界上是独立的,但很少人是自由的。 真正的自由是有一种精神状态,其中没有恐惧或勉强,没有求取安全感的冲动。 一旦你想成为某某人物,你就不再自由。 教育的意义是要帮助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不要去模仿任何人,永远都做你自己。不论你是丑或是美、羡慕别人或嫉妒别人,永远都要做你自己,并且真的去了解这一切。 如果我观察并了解生活中的愚蠢——我如何对待仆人、邻居、穷人、富人及雇员等——这份察觉就会愚蠢粉碎。 世界上是否又不被过去的事件混淆的经验?
自由和爱是并存的。爱不是一种反应,如果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那么这只是交易,爱变成了在市场上被买卖的东西,那显然不是爱。 你真正想要的不是脱离欲望,而是脱离欲望所引起的担忧、焦灼和痛苦。 一个错误的方法永远不可能用来达到正确的目标。如果方法是恶的,结果也是恶的。好并不是坏的反面,好的品质只有在坏完全停歇时才会出现。
了解你自己是意见非常困难的事,你必须从想变成什么的欲望中解脱才行,因为想要改变自己的欲望通常会孕育羡妒;然而真正了解自己,才会得到真正的改变。 当你不想做某件事时,你才反抗并质问为什么必须做这件事。 如果我们觉得害羞就是对自己过度的关注。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