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集解

作者:王先谦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3

顾文姬评分

5

46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荀子集解内容简介

《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讲述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他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历史渊源、学术流派及现实政治问题都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剖析和价值评判。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行而拱翼,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凡鬭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人之有鬭,何哉?我欲屬之狂惑疾病邪,則不可,聖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鬭,何哉?我甚醜之!……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

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

人之學者,其性善。

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

由俗谓之道,尽嗛矣。

假今之世,饰邪说,交奸言

而吴一称干

荀子集解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