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

作者:宗白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19

顾文姬评分

5

34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艺境内容简介

“北大名家名著文丛”一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传统、宽松的治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坚守学术文化阵地,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写下了一部又一部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北大名家名著文丛”精选北大知名学者撰写的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著作,旨在反映北大几代学者的学术成就,展现他们的治学风范。《艺境》分艺境、流云两集。“艺境”是美学和文艺论文, 论及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的价值结构、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诗歌书法的空间意识和空间美感等。“流云”是作者早年诗作。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常人的朴素的宇宙观是一切宇宙观的基础,常人的艺术观也是一切艺术观的基本形式。常人的艺术观并不就等于儿童的艺术观。因为儿童中有所谓“神童”,他的艺术禀賦却在一般常 人之上,像莫扎特(Mozart)之于音乐。而常人则不限于任何年龄。常人的艺术观也并不就等于所谓“平民的”。因为在社会的及教育的各阶级中都有艺术鉴赏上的“常人”。但常人的立场又不就等于“外行”,它只是一种天真的、自然的、朴质的、健康的, 并不一定浅薄的对于文艺鉴赏的口味与态度。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常人在形式方面是“不反省地”“无批评地”。这就是说他在欣赏时,不了解不注意一件艺术品之为艺术的特殊性。他偏向于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境界与故事,生命的事迹,而不甚了解那创造的表现的“形式”。歌德说过: 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躲闪。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发掘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固然,中国人心灵里并不缺乏他雍穆和平大海似的幽深,然而,由心灵的冒险,不怕悲剧,以窥探宇宙人生的危岩雪岭,发而为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乐曲,这却是西洋人波澜壮阔的造诣。

印度诗哲太戈尔在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小册里曾说过这几句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陷于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因为只有上帝知道这种秘密。我实妒忌他们有此天赋,并愿我们的同胞亦能共享此秘密”。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深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中国画以笔墨写出物之神态意境,恍如目睹。但画境内虽有深有空,有明暗阴阳,有远近,却无明显立体凹凸与阴影如西洋画。虽六朝时张僧繇画凹凸花,远望眼晕凹凸如真。但后来中国画始终不肯画阴影,不肯用透视法刻画手可捉摸之立体。画面中处处灵虚,多有空白,若一刻画便有匠气。而西画不然,此为中西画根本不同之点。

希腊时代的艺术给与西洋美学以“形式”、“和谐”、“自然模仿”、“复杂中之统一”等主要问题,至今不衰。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艺术则给与西洋美学以“生命表现”和“情感流露”等问题。而中国艺术的中心——绘画——则给与中国国画以“气韵生动”、“笔墨”、“虚实”、“阴阳明暗”等问题。

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 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老、庄所谓道),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

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波动,如行云之推月。这确是中国山水画上空间境界的表现法。

中国千百年来没有几多健全的恋爱诗了。(我所说的恋爱诗自然是指健全的,纯洁的,真诚的)。所有一点恋爱诗不是悼亡,偷情,便是赠妓女。诗中晶随神圣的恋爱诗,堕成这种烂污的品格,还不兴起革新,恢复我们纯洁的情泉么? 我自己受了时代的悲观不浅,现在深自振作。我愿意在诗中多作“深刻化”,而不作“悲观化”。宁愿作“骂人之诗”不作“悲怨之曲”。纯洁真挚的恋爱诗我游愿多多提倡。

艺境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宗白华

宗白华

宗白华(1897—1986),生于安徽安庆。哲学家、美学家、诗人。1920年赴德国留学。1925年回国,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等。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白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