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

作者:贝特兰・罗素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9

顾文姬评分

5

380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幸福之路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著,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在本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感到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他们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够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该书晓畅明白,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国内也曾有多个译本刊行。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译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译者傅雷系我国现代杰出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他从1929年起,就开始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奋发不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使他的许多译作已近乎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国内外赢得崇高的声誉。 他一生所译世界名著达30余部,其中巴尔扎克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罗素的《幸福之路》等都是我国广大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翻译精品。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竞争而当作人生的主体,确是太可怕,太之久,使肌肉太紧张,意志太专注;竞争哲学所毒害的,不知工作而已,闲暇所受到的毒害也相等。凡能恢复神经的,恬静的闲暇,在从事竞争的人看来是厌烦的,继续不断地加速度变得不可避免了,结果是停滞与崩溃。

一个男孩子或青年人,或抱着严肃而又建设性的目标,一定甘心情愿的忍受大量的烦闷,要是必须的话。但若过着一种心思散漫,纵情逸乐的生活,一个青年人的头脑里就难于孕育有建设性的目标,因为在此情形中,他的念头所关注的将是未来的欢愉,而非遥远的成就。

神经疲惫的最恶劣的现象之一,是它彷佛在一个人与外界挂了一重帘幕。他感受的印象是模糊的,声音微弱的,他不服注意四周的人物,除非被人用小手段或怪习气激怒的时候;他对于饮食与阳光毫无兴趣,只念念不忘地想着一些问题,对其余的全不理会。这种情形使人无法休息,以致疲劳有增无减,终而至于非请教医生不可

内心分裂的人,寻找着刺激与分心之事;他的爱剧烈的情欲,并为了健全的理由,而是因为可以暂时置身于自己之外,避免思想的痛苦。在他心中,任何热情都是麻醉,而且因为他不能设想基本的幸福,他觉得借麻醉之力才能解除苦恼。需要靠无论何种的麻醉来获知的幸福是假的,不能令人满足的,我们的官能必须全部活跃,对世界必须有最完满的认识。

以为整个社会仇视你,所以你为保全自尊心计,不得不忍受另一种痛苦的感觉,认为你与社会不和睦。建筑在自欺之上的满足,没有一种是可靠的。

畏惧舆论,如一切的畏惧一样,是难堪的,阻碍发育的,只要这种畏惧相当强烈,就不能有何谓大的成就,也不能获得真正幸福所必须的精神自由,因为幸福地要素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必渊源于我们自己的深邃的冲动,而非渊源于做我们邻居或亲戚的偶然的嗜好与欲念。然而,整个流弊的唯一最后的救济,还在于群众的多多宽容。

无人格的世界上旅行回来时,定将发觉自己你得了均衡与宁静,使他能用最高明的手段去对付他的烦恼,而同时也尝到了真正的,即使是暂时的幸福。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的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的倾向于友善。

在优美的生命中,各种不同的活动之间必须有一个均衡,绝不可把其中一个推到极端,使其余的活动不可能 我们一切独立的嗜好和欲望,都得喝人生一般的组织配合。假如要使那些嗜好和欲望成为幸福之源,就该使他们和健康,和我们所爱的人的感情,和我们社会的关系,并存不悖

产生安全感觉的,是“受到的”而非“给与的”情爱,虽在大多数的情形中是源于相互的情爱。你给予人的情爱,应当本身是强壮的而非畏怯的,希望对方卓越优异的心理,多余希望对方安全的心理。在最好的一种情爱里,一个人希望着一桩新的幸福,而非希望逃避一件旧的忧伤。

个人设法不使自己倾心相与,个人保留着基本的孤独,个人保持着完整,所以毫无果实。在这种经验内,全无重大的价值存在。因为在完成它们的过程中,可有机会产生一种更可贵更深刻的情爱。但我的确主张,凡是真价值的性关系必是毫无保留的,必是双方整个的人格混合在一个新的集体人格之内的。在一切的提防之中,爱情方面的提防,对于真正的幸福或许是最大的致命伤

肩负着一大堆琐事而不致很快地三是她所有的爱娇荷四分之三的聪明,那她真是大幸了,很多女人对儿女的关系,她为了要有儿女而作的牺牲永远印在头脑里,以致她几乎一定会向孩子要求过分的酬报,同时关心琐事的习惯使他过事张皇,心底狭小

父母之乐的最初的根源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肉体的一部分能够永久,使它的生命子肉体的其余部分死灭之后延长下去,而这一部分将来可能以同样方式再延长一部分的生命。另一方面又一种权利与温情的混合感。新生命是无助的,做父母的自有一种冲动要去帮助他,这种冲动不但满足了父母对儿童之爱,也满足了父母对权利之爱。当你对儿童百般爱护之后,竟发觉他们长大起来完全不是父母所希望的样子,那时你势必有屈辱之感

使工作有趣有两个元素:第一是技巧的运用,第二是建设性。因完成一件巨大的建设事业而感到的快慰,是人生所能给予的最大快慰之一。凡是一切认为自己的工作有益而需要很多技巧的人都能感到。

一个有充分的生机与兴致的人战胜患难的方法,是在每次打击以后对人生和世界重新发生兴趣,在他,人生与世界绝不限制的那么狭小,使一下的打击成为致命。近代高等教育的缺陷之一,是太偏于某些技能的训练,而忘了用大公无私的世界观去扩大人类的思想和心灵。

一个人疲乏之余,对外界就兴趣索然,因为兴趣索然就不能从这种兴趣上面得到宽驰,于是他就更加疲乏。

必须保持中庸之道的场合之一,是在努力和舍弃之间的维持均势。舍弃有两种,一是源于绝望,一是源于不可克服的希望。某种舍弃是在愿意正视自己的真相,这一种舍弃,虽然最初会给你痛苦,结果却是给你一种保障,——唯一可能的保障——使你不致象自欺的人一般,唱到失望与幻灭的滋味。

我们能感到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一切的不幸福都由于某种的破裂或者缺乏全部的一致,自己与社会不曾有客观的兴趣和情爱之力连接为一,便促成了两者之间的缺少一致。幸福的人绝不会感到这两种分离的苦痛,他的人格既不分裂来和自己对抗,也不分裂来和世界对抗。

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捉弄的可能性也越少,因若他失掉一样,还可亡羊补牢、转到另一样上去。

在对大脑的思维进行系统的训练以后,人就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不是不适当地、无间歇地去思考。在要作出一个困难而又劳人心神的决定时,一旦有关的数据信息收集齐全,就应该马上加以最充分的考虑并作出决定;一旦决定作出,除非有新的事实和证据,否则就不要去随便加以修正,没有什么比犹豫不决更使人劳心费神、更无成效了。

唯有当接受的爱和给予的爱等量存在时,爱才能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每一个西方国家的官方道德家都开始以劝导和柔性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他们宣称,每对夫妇都有义务遵照上帝的旨意生育孩子,不管孩子是否健康快乐。另一方面,男教士叨念着为人母的神圣快乐,谎称拥有一个贫病交迫的大家庭是幸福的来源。政府也来插一脚,说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人口当战场上的炮灰,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可供摧毁,又怎么能让精良的武器发挥功用?怪的是,就算做父母的认为他人应该相信这些论调,自己却对这种论调装聋作哑。

对于那些溺于情感,认为世界上没有值得做的事情的年轻人,我的忠告是,别尝试写作了,而是真正走入这个世界;做海盗、婆罗洲的国王、做苏联的劳工;找件可以让基本生理需求用光你的能量的事情做。我并不建议每个人都这么做,而那些有着和克鲁齐先生相似疾病的人是可以这么做的。我相信,过了几年这样的日子,这些人必定再也无法抑制写作的欲望,而那时,写作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件空虚的事了。

很少人能够快乐,除非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大致能获得与他们在社会上有关系的人的赞同,尤其是和他们共同生活的人的赞同。

我认为,这种不快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这些错误破坏了人们对还算可以的事物与生俱来的兴致与爱好。而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其所有的快乐最终都取决于这些事物。这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所以我提议作出一些改变。如果你的运气还可以,借助这些改变,你就有可能获得快乐和幸福。

人们在夏天去避暑胜地,但还是要回到他们来的地方,可这并不能 说明在夏天去避暑胜地是徒劳无益的

在青少年时期也不快乐,甚至认为生命非常的沉闷而难以忍受。在这期间,能给罗素带来慰藉的是对数学的兴趣。

自己之所以逐渐学会享受生命,得益于自己开始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并得到这些自己想要的。

不快乐的心理学根源可能是人在青少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以及过于强调外在的成就。

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会制度,一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当然,后者本身在很大程度就是前者的产物。

幸福的生活,大半有赖于恬静,因为唯有在恬静的空气中,真正的快乐才能常驻。

幸福之路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贝特兰・罗素

贝特兰・罗素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著,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在本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感到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他们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够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该书晓畅明白,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国内也曾有多个译本刊行。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译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译者傅雷系我国现代杰出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他从1929年起,就开始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奋发不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使他的许多译作已近乎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国内外赢得崇高的声誉。他一生所译世界名著达30余部,其中巴尔扎克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罗素的《幸福之路》等都是我国广大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翻译精品。

贝特兰・罗素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