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印度
窥视印度内容简介
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充斥着太多的神秘,也与我们华夏民族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有着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往。与我们一样,印度有屈辱的近代,在风风雨雨中走到了今天。而她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日本著名舞台设计家妹尾河童情趣盎然的印度游记。在游走印度的途中,他以别样的好奇、韧性和深究底里的脾性边走边看边绘,展现一个另类日本人眼中的印度建筑、宗教、历史和文化。其独特细致的文字和绘画让你身临其境。
热门摘录
每当接触到他们的眼神、伸出来的手, 听到他们哭诉的声音,就让人觉得自己好像是个加害者似的,提狈至极,而且觉得自己多少跟加害者有关的想法总是挥之不去。
“恒河为什么是圣河呢?” “因为这河水是印度教徒最崇拜的湿婆神头发上的水落脚边后,汇流而成的。”
对于印度教我并不是非常了解,只晓得其教义中的“业”和“轮回”之说,也就是“现世并非人生的全部,而只是前世、现世、来世之间的连结而已。现在的自己是前世所累积的业的结果,而来世则取决于今生”。因此,贫困和苦痛也可借由“来世愿望”转换掉;“沐浴”可说是往来世的通行护照。那些知道自己死期已近的人,之所以想在瓦拉那西往生,就是因为这里最接近来世。据说他们最大的期望是将自己火化后的骨灰撒在恒河里。
而牛之所以被视为“圣牛”、成为宗教上崇拜的对象,有数种说法,简单列示如下 “牛是湿婆神的骑乘,也是它的麾下。同时那头牛还是人称“南蒂的生殖之神。 “牛是以创造之神毗湿奴为本、与毗湿奴一起创造出来的神圣生物。 “印度教众神中以湿婆神与毗湿奴最具人气。湿奴不同于性格激烈的湿婆神,脾气温和;而且在世间遭遇灾难时会化身成世间生物拯救生灵,据说化身有十种。它的第八个化身一黑天神,具备神力,擅吹笛,拥有迷惑女性的魅力;少年时是个牧童,看牧的就是牛。
奔驰在加尔各答繁华的侨林基(Chowronghee)大道上的电车和巴士不仅班班人满为患,而且车身大都凹凸不平。不过只要还能跑,就运输工具的功能来说已经够了。有这种想法的当然不只印度;埃及的巴士和计程车等也是如此。其实不用一一指出哪些国家有这种情形,三十年前的日本也是相差无几。发现自己对那段只顾得填饱肚子活下去的年代感觉已经淡薄了,不禁让我觉得惊惶。
在印度最长听到的一句话是“No problem”(没问题)(没关系)(不用担心)。 在滂沱大雨中抛锚的时候,计程车司机也是满嘴“No problem”。再怎么试就是没法儿发动。他一脸困扰地想办法,但还是嘴里碎碎念着“No problem”
我在饭店的浴室里发现一个塑胶小水桶,是排便后用来汲水洗屁股的………………因为就算洗干净了,还是觉得指夹逢里怪怪的。
在旅馆喝柠檬水得十五卢比,这里却只要三卢比。卖饮料的少年帮我打开了瓶盖,瓶口有红色锈斑,他很顺手地抹了一抹。导游小弟注意到少年手上都是灰尘,便在将瓶子递给我之前,很快用手擦一擦。我接过瓶子,道了声谢谢,自己又擦了一次。用我自己的手再擦也不会变的更干净,但还是......
要到什么时候人们才会开始质疑这种失衡的现象呢?
常听人说:“印度有各式事物的原点”,“制盐”亦然。
根据一九六一年的国势调查,细分起来印度有一千六百五十二种语言。据说这多到超乎想象的数字连印度的政府当局都大吃一惊。 印度独立之后,舍弃了英语,并且曾经试图以北印度语为国语,可是遭到激烈反对,最后便决议采用十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结果便产生了其他国家间都没见过的珍奇纸币。
位于邦加罗尔的宇宙研究所或地域开发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好像也与日本人所想的“研究开发”有着根本上的差异。 由于没有亲自造访那些机构,只好依据传闻了。听说他们抱持“使用当地的东西,以最少的能源促进工业化”的想法,因此尽量避免耗费巨资从外地进口能源。 举例来说,什么“产生牛粪沼气的设备”、“无火烧砖法或“脚踏式打谷机”等等 连我一听都会想说那是啥研究啊。不过,在印度,据说这类的研究开发计划不仅有一流学者投入,连政府都很认真推展。
窥视印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