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家世

作者:劳伦兹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1

顾文姬评分

5

37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狗的家世内容简介

人可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对狗,例如在财政局门前遇到狗,或由于挥霍、酗酒、懒惰、股市投机失败等而养狗。人们如何对待一条活生生的狗呢?著名的行为研究学家康拉德・劳伦兹在这本书中通过他的亲身经历,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时代,狗的祖先和人类结成了一种生命和利益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了人类和动物间的友情。从原始本能中,劳伦兹解析了我们忠诚的四脚动物,狗的行为有时像人类,但有时它们激烈的反应又会吓着养狗人,而养狗人对这些反应好像觉得不可理解甚至会觉得毛骨悚然。每一种类的狗均有它们自己的特质,只有了解动物的发展史和认知它们的行为模式的人才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对孩子和狗实施体罚时应该采用相同的原则,即:执行者应该总是同一个人,而且这个人必须是真心地爱这个犯错者,自己在惩罚犯错者的过程中可能会更心疼。惩罚的等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狗对惩罚的敏感度大不相同,对那些神经高度紧张、极为敏感的狗来说,轻轻地拍打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也许比那些强壮的狗受到严厉殴打时的影响更大。身强体壮的狗一般感觉非常迟钝,空手打它无法使其感到疼痛,除非打在它的鼻子上。

“从根本上说,我认为那些因害怕命运迟早会消逝,就放弃与生命中那些可以拥有的也符合伦理的快乐动物相遇的人,是十足的逃避者。”

狗对主人的依赖,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起源:第一种源于野生小狗与母亲之间终生维系的情感,例如,家犬终生都会保持幼时的特性。第二种则起源于野狗对群体首领的忠诚,或是源于群体成员之间的彼此依赖。

动物本能行为以及支配动物行为的固定模式的钝化,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这尤其体现在人类对于自由的问题上。 C•O•惠特曼最先懂得了上述道理并开始从事相关研究,他在1898年指出:“动物本能上的这些退化并不是其自身智力上的退化,而是开启的一扇门,通过这扇门可以获得新的经验,从而产生智力上的另一个飞越。” 本能的退化只是开启了智慧之门,而并非是智力的退化。

在捕猎过程中,捕猎者不会把猎物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如果你想让狮子相信它追捕的羚羊是它的姐妹,或让狐狸相信兔子是它的兄弟,那么它们的惊恐程度绝不亚于人类自相残杀时的状态。只有“杀手”不知道猎物是同类时,捕杀才没有任何罪恶感。一直以来,人类总是妄图寻找这种无罪感,试图忘记他杀戮的对象是自己同类,或者在潜意识中说服自己,敌人是个比残忍的疯狗还不值得同情的家伙,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当我们判断两个人的友情价值时,通常以他们中的哪个人能不求回报地做出更大的牺牲为标准。而看似冷酷的尼采曾说过这样美丽的一句话:“一定要付出更多的爱,绝不能落于他人之后。”和人类相处时,我经常能履行这个承诺,但和一只真正忠诚的狗相处时,我通常不如狗付出得多。

事实上,在人的生命中,所有的喜悦都是以尝受痛苦为代价的,就像彭斯所说: 快乐就像散的罂粟花, 你摘到了花朵,一会就凋谢了; 或是像落在河中的雪花, 尽管纯洁一时,但却永久地化了。

在我看来,最突出 的就是对命令“躺下”的绝对服从,因为这会让狗成为令人 满意的、有用的伙伴。动物必须学会听命令躺下,而且未经允许不得起来,如果动物能做到这点,会给主人带来许多便利。例如:主人可以将动物留在任何指定的地点,比如商店或房屋外面,这样的话,动物可以时刻陪伴主人,而不必被关在家里。对于一只真正忠诚的狗来说,被留在家里会让它非常不快。然而,“躺下”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因为这是对服从本质上的进步。这种训练要求狗能克服自己时刻跟随主人的欲望,并能独自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

然而,“躺下”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具有教育意义 的,因为这是对服从本质上的进步。这种训练要求狗能克服自己时刻跟随主人的欲望,并能独自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因此,起来的命令就会让它得到解放,它会非常乐意 服从,因此“过来”的命令突然变成了快乐的形式,而非一项任务。通常,能让一只不听话的狗呼之即来就是通过学习 “躺下”这一技能实现的。

这同样能使狗成为一个令第三种训练就是“人喜爱的、很少惹麻烦的伙伴。可惜的是,这项非常实用的技能,比先前的两种技能更难掌握,即使是一只训练有素的狗,也需要不断地重复才能记住。训练狗跟着人走路时,需要牵着它,让它紧跟着主人的左侧或右侧走(必须总是在一侧),头要跟主人的膝盖保持一样的高度,并要适应主人的步伐。在练习这项技能时,很少有狗会排斥,但大多数的狗总是向前走得太远。要纠正这一错误,主人需要猛拉牵绳或拍打它的鼻子

狗在展示“礼貌的表情”时耳朵仍向后放平,但有时也会靠在一起,嘴会和“防御表情”时一向后撇,但不是像埋怨般地向下撇,而是向上想人类眼中,此表情含有邀请玩耍的意味,接下来会张开下颚露出舌头,几乎触到眼部,咧开嘴,笑容越发明显。 狗和心爱的主人玩耍时,经常能“笑容”。而且有时玩得兴奋,便会气喘吁吁。这样的面部表情是狗在玩耍情绪非常强烈时喘息的先兆。这个推测通过事实得以验证,那就是狗与异性玩耍时经常会露出这种“笑容”,即使一般的运动也会让它们气喘吁吁。

眼睛上方前额处的皮肤横向聚拢,形成纵向的褶皱,鼻子也皱起,露出尖尖的牙齿。这些面部表情十分吓人,那些受到威胁、被逼入绝境的狗,在自我防御时也是这样的表情。

挺直身体,抬高尾巴,越靠近对方,步伐越慢。在隔了差不多15米的距离时,罗尔夫突然卧倒,面露凶光,仿佛一只蜷缩的老虎。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犹豫或害怕,耳朵朝前直立,眼睛大睁。尽管罗尔夫此时的姿态在人类眼中极具威胁性,但沃尔夫对此却毫无反应,依然无畏地走向对手,停在后者旁边。 罗尔夫立刻起身,两只狗头尾相对地站着,互相嗅着对方的尾部。

两只狗头尾相对地站着,互相嗅着对方的尾部。这种对尾部的自愿展示是自信的表现,如果自信消失了,尾巴便会立刻放下。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尾巴角度得知狗的勇敢程度。 狗的斗志和对情况的控制程度,会显示在耳朵和嘴角处。如果耳朵向前直立,嘴角向前张开,则表示这只狗无所畏惧,随时可能发动进攻(相反,害怕时的反应与之前所述相反),这样的反应就好像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狗退后。威胁的姿态往往伴随着咆哮,咆哮的声音越低沉,表明动物对自己越自信。

在感到真的疼痛之前,可以通过动物嘴角的特定位置,观察它的恐惧:嘴角托向后,颊腔黏膜向外转动,直至嘴唇,形成黑色的框架。犬科动物露出上述的表情,再加上哀鸣声,即使是人类,也能看出它的无助。

当罗尔夫的儿子看到苏西时,拔腿就跑,但很快被苏西追上。它谦卑地站在苏西面前,耳朵低垂,前额张得很大,这使得才8个月大的苏西傲慢地晃着尾巴。苏西试图闻这只狗的臀部,但是后者却害羞地将尾巴夹在两腿间并左右摇摆,然后挺起胸膛和头部。

狗的家世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劳伦兹

劳伦兹

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康拉德・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他于1903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并就读当地的大学,主攻医学和生物;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很快,劳伦兹在雁鹅及穴乌方面的研究扬名国际;1937年维也纳大学聘请他教授比较生理学及动物心理学。1942年到1944年,劳伦兹在德国军队中当军医,随军到达苏联时被俘。1948年被释放后,在奥地利艾顿堡(Altenberg)成立了“比较行为研究所”。1951年出任马克斯・普郎克行为研究所所长,直到1973年才卸任。他退休以后,马克斯・普郎克学会在奥地利北部的阿姆塔区(Almtal)为他设了一个工作站,使他能继续为奥地利科学院的比较行为研究所做研究工作。1989年,劳伦兹在艾顿堡与世长辞。除了学术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向一般大众描述动物行为的生花妙笔。《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本通俗科学作品,流传最久,也最为脍炙人口。《雁语者》则是他去世前写成的最后一本书,是劳伦兹一生研究工作的缩影。(本书的插图,均由作者劳伦兹本人所绘。)

劳伦兹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