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作者:茅于轼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4

顾文姬评分

5

48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讨论道德问题首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用大家都同意的简单逻辑来分析各种道德主张的矛盾性和一致性,指出每种主张隐含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可以推广到何种程度,其界限何在。道德说教之所以苍白无力就在于缺少理性分析。说教者板着面孔,说出一堆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主张,叫人觉得滑稽可笑。第二是大量结合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来展开理性分析,而不是在纯粹的形式逻辑里兜圈子。不仅报刊上有趣的新闻报道可以用作我们的素材,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趣是熟视无睹的事,越能说明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黑道社会内有各自的“道德”约束,其具体内容根据各自活动的目标而定。但只要是黑道社会,他们的“道德”就有共同的特点,在入伙宣誓时就要求一定要做到。诸如保守内部秘密、服从各级头目的决定,甚至必要时牺牲生命以保护整个组织利益。作为交换,这些成员能够分享这个团体获得的利益。集团内部的“道德”未必合集团以外人们的利益,有时甚至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这些“道德”不能成为全社会关于道德的共识。从原则上讲,一个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集团,如果它的道德不同于全社会的道德,从长远来看,它的利益必将与社会的利益相冲突。

黑道社会内的成员就没有这种不可逾越性。如果人们能够自由加入和退出一个社团,这个社团就无法维持它自己特有的“道德”要求。一些黑道团体为了维持其内部的“道德”规范,往往禁止其成员随意加入或退出,或对进出作出种种严格的限制。

孔子的道德观具有永恒的价值,但他的道德观不需要人权的支持:换言之,在人与人不平等、一部分人享有特权的社会中,可以用他提倡的教化来使人人都安居乐业。但是可悲之处也正在此,用忽视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方法去保证社会秩序,这个秩序未必能长久维持。中国两千多年中发生的无数次农民起义正说明了这一点。如何安排一个既有人权保障又有社会秩序的人际关系,是向人类社会提出的最严峻的挑战。到目前为止,民主和法制被认为是最接近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茅于轼

茅于轼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南京。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十二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该书1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费雪国际纪念提名奖)、《生活中的经济学》、《感悟世界我的新经济观》等书。茅于轼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做了很多职业经济学家不会去做的事情:在山西农村推行小额贷款实验;在北京为进城农村青年创办家政培训学校。

茅于轼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