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看欧洲

作者:妹尾河童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9

顾文姬评分

4

175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窥看欧洲内容简介

在欧洲到处晃荡了一年,不知怎么搞的心里老有股歉意――因为这趟旅行不是自费的关系吧。日本文化厅每年都有所谓的艺术家海外派遣研修计划,这次的独自旅行费用就是由该计划提供。对于此行能有多少收获,说实在的并没啥把握,所以心中老记挂着自己在花纳税人的钱。结果是歌剧、芭蕾、戏剧、电视、电影等研修项目之外,其他各方面我也兴趣盎然。因为感到好奇的事物实在太多了,最后这趟旅行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河童之旅”。原本打算随兴地见识欧洲事物、多和当地人接触,但是到了之后,我才深深觉得对他们的认识实在是少得离谱。像当地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物,我不是大吃一惊,就好像是有什么新发现一样。风俗习惯不问,当然思想、意识与精神的结构也就相异,对于这样的差别会有兴趣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连饭店房间也成了我观察的对象。此外,从街头种种事物、国际列车的乘务员如何因国家而异、各地民宅的窗户和当地气候风土的关联性以及从南到北有什么样的变化、因时代和地区而有所改变,又有什么样的特征……真的是连对各国垃圾都感兴趣。简直可以说是破铜烂铁的大搜集。沿途我不时地记笔记或者画素描。返国后算算,总共走了近20个国家。朋友根据笔记上的记录,统计我住过的旅馆房间数后说:“有100多间喔!”敢情这数目是大了些,倒叫我有点不好意思。研修旅行的结果不敢说是好是坏,但就我个人来讲,能有机会体验非到当地不能了解的事物,真是心存感谢。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从前的大炮和枪支都是从炮口及枪口填充弹药,打完一次就得再重填一次,相当费时,而且没法儿偷偷摸摸地做。因此,在迎接来客的时候,在宾客面前对空发炮或鸣枪,正表示“现在这些枪炮已经没有弹药在内了,请放心”的意思。现代的枪炮都已经不是以这种方式填充弹药,而且还可以连续发射,所以发射一次根本就没啥意义;只不过,这种精神已经遗留下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礼仪。

看看那些来日本的外国人嘛。在他们的想法里,不懂日语是理所当然的事吧。他们如果背了几个日语单字便积极使用,遇到刚好懂的字就高兴得很,不是吗?

日文中的“钮扣”、“面包”、“肥皂”等词都源自葡萄牙文。

圣家族大教堂 我问建筑工人:“什么时候会完工呀?”对方却回答:“一旦完工,日本的报纸应该也会报道的,到时候你就知道啦。”

有次朋友在出发去欧洲旅游前问我:“旅游是不会紧张兮兮的秘诀是什么?”我以前辈的口吻回答他:“看看那些来日本的外国人嘛。在他们的想法里,不懂日语是理所当然的事吧。他们如果背了几个日语单词便积极使用,遇到刚好懂的字就高兴得很,不是么?这就是运用‘得分法’的旅游方式。”

我也无意传递日本应该跟欧洲一样的讯息。因为日本是日本,欧洲是欧洲。只能说,今后日本在观看欧洲的事物,或者和欧洲交往时,或是范围更扩大、也就是进行外交或贸易的时候,也许可以藉这些常识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吧。

昔日领主为了展现权势以及要塞本身的用途,会在领土内建塔。在那个时代,建塔是男人的梦想。在这山上也有个男人,为了展现实力建了座塔,结果其他男人不甘示弱就盖了“更高的”塔;一个人没法盖的,就几个人凑钱一起盖,甚至还出现以“我可是盖了三座塔喔”自夸的家伙。大家争先恐后地较劲,结果居然在这狭小的镇里起了72座高塔,目前仅存13座。不知怎的,总觉得这座小城令人噗嗤一笑。

虽然圣家族大教堂尚未完成高迪就已经去世,后人依旧继承他的理念,继续建造这座属于新艺术风格的奇怪教堂。我问建筑工人:“什么时候会完工呀?”对方却回答:“一旦完工,日本的报纸应该也会报道的,到时候你就知道啦。”

能不能成为'好'朋友,我现在还没用办法回答你,尤其我又从来没和东方人打过交道。我想,大概半年后就可以知道结果吧。 站在安全距离以外等候是理所应当的事嘛。

而其他国家的人,或许不像日本人有“对方应该会察觉我真正的想法”或是“对方应该会了解我的意思”之类等待被了解、被接受的微妙思考方式和“暧昧”的心态。

教会真正该做的并不是用金属网圈住屋顶,而是要更尽心尽力地传教,让人不再有这种错误的年头才对

气血循环机 会跑的邮筒 稍懂外语的人在遇到说不通时,好像比较容易陷入惊讶和急躁不安的情境之中。 他们如果背了几个日语单字便积极使用,遇到刚好懂的字就高兴得很,不是吗?这就是运用‘得分法’的旅游方式。

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要旅行的话,“走出自己风格的旅游最棒”。

在欧洲寻找住宿点时,若只表示要 “好旅馆”,那是找不到合意的,尤其别奢望欧洲人会像日本人一样地体察询问者的需求。 对方多半介绍“他自己认为不错的旅馆”。“好旅馆”的定义的确有千百种,不过大概可以从中找出一个共通点,就是“住客和旅馆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该旅馆好坏的主要因素。"

或许现在还有人认为,“日本从战国时代到现代都没变,还是一样无法互相信任”一也就是在对立的情况中,都想尽量不被对方所影响。不过即使如此,日本人的出发点还是在于“要怎么样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的想法”。 而其他国家的人,或许不像日本人有“对方应该会察觉我真正的想法”,或是“对方应该会了解我的意思”之类的那种等待被了解、被接受的微妙思考方式和“娇宠心理”(AMAE)。

窥看欧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妹尾河童

妹尾河童

日本人。1930年出生。舞台设计家。他写的散文,视角独特(能想到些厕所的人。。。),文笔幽默,他自己画的写实风格的细致插图,和文字相映成趣。

妹尾河童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