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

作者:厨川白村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53

顾文姬评分

5

3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苦闷的象征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日本近代学人厨川白村著作两种。《苦闷的象征》是一部艺术专论。作者吸收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理论,提出了“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的命题,进而从艺术的创作、批评、起源、鉴赏等各个层面不断深化和引申这一命题,构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出了象牙之塔》是一组随笔,无论是剖析日本的国民性,还是介绍当时的文坛现状,都贯穿着作者所张扬的“生命力”之说,可以说是前一理论的具体实践。译者鲁迅先生和厨川白村的文艺人生观多有契合,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该书曾在二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界产生过较大反响,即便在七十余年过后的今天,仍不失“生命力”。读者朋友倘能“坚忍地反复两三回,当可以看见许多有意义的处所”。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凡是不为道德和法律所拘囚,竭力来锐敏自己的感性,而在别人以为不可口的东西里,有能寻出新味的人生的享乐者,我以为就是着味觉锐利的健康的人,就是像爱食物一样,爱着人生的人。

梦又如艺术一样,是一个超越了利害、道德等一切的估价的世界。寻常茶饭的小事件,在梦中就如天下国家的大事似的办,或者正相反,便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可以当作平平常常的小事办。

探检自己愈深,便比照着这深,那作品也愈高,愈大,愈强。人觉得深入了所描写的客观底事象的底里者,岂知这其实是作家就将这自己的心底极深地抉剔着,探检着呢。

从个人夺去了自由的创造创作的欲望,使他在压迫强制之下,过那不能转动的生活的就是劳动。

换了话说,就是并非劳动这件事有苦患,给与苦患的毕竟不外乎从外面通来的要求,即强制和压抑。

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土,表现出个性来的惟一的世界。忘却名利,除去奴隶根性,从一切绊缚解放下来这才能成文艺上的创作。

我们的生活愈不肤浅,愈深,便比照着这深,生命力愈盛,便比照着这盛,这苦恼也不得不愈加其烈。

对于人生,有着极强的爱慕和执著,至于虽然负了重伤,流着血,苦闷着,悲哀着,然而放不下,忘不掉的时候,在这时候,人类所发出来的诅咒,愤激,赞叹,企慕,欢呼的声音,不就是文艺么?在这样的意义上,文艺就是朝着真善美的理想,追赶向上的一路的生命的进行曲,也是进军的喇叭。

文艺决不是俗众的玩弄物,乃是该严肃而且沈痛的人间苦的象征。

艺术的最大要件,是具像性。

在日常生活上,放肆和自由该有区别,在艺术也一样,小主观和个性也不可不有截然的区别。惟其创作家有了竭力忠实地将客观的事象照样地再现出来的态度,这才从作家的无意识心理的底里,毫不勉强地,然地,不失本来地表现出他那自我和个性来。换句话,就是惟独如此,这オ发生了生的苦闷,而自然而然地象征化了的“心”,乃成为“形”而出现。所描写的客观的事象这东西中,就包藏着作家的真生命。

在内有想要动弹的个性表现的欲望,而和这正相对,在外却有社会生活的束缚和强制不绝地压迫着、在两种的力之间,苦恼挣扎着的状态,就是人类生活。

然而人类怎么成为人类苦闷的象征呢?

人和文艺作品相接,而感到自己是在活着。详细地说,就是读者……在诗人和艺术家所挂的镜中,看见了自己的魂灵的姿态。

所以文艺作品所给与者,不是知识而是唤起作用。刺激了读者,使他自己唤起自己体验的内容来,读者的受了这刺激而自行燃烧,即无非也是一种创作。

苦闷的象征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