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作者:李泽厚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5

顾文姬评分

5

45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内容简介

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除了退隐山林以庄禅自娱或极少数人怀抱野心投入农民起义外,一般很少能在意识和行动上冲破这个伦理一政治的政教结构,而总是心甘情愿地屈从于皇家权力和纲常秩序中,以谋得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政治上的人身依附和人情世故关系学极为严重,始终缺乏独立的近代人格观念。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个人命运和自我意识的历史性的悲剧所在也是知识分子尚未能脱出传统社会的一种表现。

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里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性的眷恋和爱护。

血缘、心理、人道、人格终于形成了这样一个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它之所以是有机整体,是由于它在这些因素的彼此牵制、作用中得到相互均衡、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并具有某种封闭性,经常排斥外在的干扰或破坏。

在艺术中,“意在言外”、高度含蓄固然是成功的美学风格,但“文以载道”、“怨而不怒”,要求艺术服从和服务于狭窄的现实统治和政治,却又是有害于文艺发展的重大短处。

在中国近代以至今日,我以为,始终有一股以农民小生产者为现实基础的民粹主义思潮的暗流在活跃着。 …… 中国近代这种站在小生产立场上反对现代文明的思想或思潮,经常以不同方式或表现或爆发,具有强烈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响应,在好些人头脑中引起共鸣,这一点却是不容忽视的。

无论易、庄、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 慷慨成仁易,从容就义难。如果说前者是怀有某种激情的宗教式的殉难,固然也极不易;那么后者那样审美式的视死如归,按中国标准,就是更高一层的境界了。

以朱熹为首要代表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实质意义上更接近康德。因为它的基本特征是,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

与康德由先验知性范畴主宰经验感性材料相比较,形式结构相仿,内容实质相反。宋明理学是由先验的“天理”、“天地之性”主宰经验的“人欲”、“气质之性”以完成伦理行为。

至于禅之所以为现代西方某些学者所注意和研究,则在于它在帮助人们反对高度异化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如机械化、抽象化、标准化等等),摆脱人成为资本、商品的奴隶以及科技工艺的知性奴隶和消费色情等感性奴隶,使个体自我获得启悟、不被淹没等方面,能有一定启发的缘故。

鲁迅说,读中国书常常使人沉静下来。我认为,包括上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生最高境界的审美也具有这方面的严重缺陷。它缺乏足够的冲突、惨厉和崇高(sublime),一切都被消融在静观平宁的超越之中。

从表面看,它与原始儒学相似,实则大有区别。这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从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和巩固宗法纽带立论,一个是从统一帝国和专制君主的统治秩序着眼。前者具有伦理感情,后者纯属功利需要。前者建立在氏族成员的血缘观念和心理基础之上,是原始儒家。后者是要求服务于皇家统治的政治目的,渗透着法家精神。

他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主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本体论如此,认识论亦然,也是为了论证这个独立自足、绝对自由的无限人格本体的。 总之,无论本体论或认识论,庄子都要求人应该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意识无目的而又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自然运行,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合乎“道”。

庄子哲学并不以宗教神灵为依归,而毋宁以某种审美态度为指向。就实质说,庄子哲学即美学。他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利害、是非、功过,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从而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庄子对死亡并不采取宗教性的解脱而毋宁是审美性的超越上。

那么,“周礼”是什么? 一般公认,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展、仪节。本文认为,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作为早期宗法制的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它的上层建筑和意形态直接从原始文化延续而来。“周礼”就具有这种特征。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原始氏族的全民性礼仪已变而为少数贵族所垄断;另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所谓废封建建立郡县,实即地域性国家替代了自然血缘纽带。

不是去建立某种外在的玄想信仰体系,而是去建立这样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正是仁学思想和儒学文化的关键所在。

孟子把孔子、曾子所提出的个体人格沿着“仁政→不忍人之心→四端→人格本体”这样一条内向归宿路线,赋予伦理心理以空前的哲学深度。

“非命”“节用”(重视生产),“交利”“兼爱”(乐园空想)和“天志”“尚同”(宗教专制),就这样构成墨子思想体系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是相互渗透、很难分割的。

在这里,孔孟荀的共同处是,充分注意了作为群体的人类社会的秩序规范(外)与作为个体人性的主观心理结构(内)相互适应这个重大问题,也即是所谓人性论问题。

孟子固然有其光辉的一面,但如果完全遵循孟子的路线发展下去,儒家很可能早已走进神秘主义和宗教里去了。正是荀子强调人为,并以改造自然的性恶论与孟子追求先验的性善论鲜明对立,才克服和冲淡了这种神秘方向;同时由于尽量吸取了墨家、道家、法家中冷静理智和重实际经验的历史因素,使儒学的重人为、重社会的传统得到了很大的充实,从而把儒家积极乐观的人生理想提高到“与天地参”的世界观的崇高地位。

如果说,《吕氏春秋》是用儒家精神变换了法家,《淮南鸿烈》是儒家精神渗进了道家;那么董的特点就在于,相当自觉地用儒家精神改造了利用了阴阳家的宇宙系统。

所以,不是中国人缺乏抽象思辨的能力和兴趣,先秦的名家、墨辩证实了相反的情况:而是思维被这种经验系统束缚住、规范住了,成了一种既定的传统习惯和心理模式;同时,也是由于注重系统整体,便自觉不自觉地相对轻视、忽略对众多事物和经验作个别的单独的深入观察和考查,具体事物的分析、剖解、实验被忽视了。

庄子(以及后世一些批判文明的进步思想家们)的意义,并不在于这种回到自然去”的非现实的空喊和正面主张,而在于它们揭露了阶级社会的黑暗,描述了现实的苦难,倾诉了人间的不平,展示了强者的卑劣。庄子许多否定性的言词论断,例如著名的“彼窃的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之类的警句,不是异常深刻尖锐,至今也保持其批判的生命力而发人深省么?

无论易、庄、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道路不是由认识、道德到宗教,而是由它们到审美。

如果说,张的哲学中心范畴(“气”)标志着由宇宙论转向伦理学的逻辑程序和理学起始,朱的中心范畴(“理”)标志着这个理学体系的全面成熟和精巧构造,那么王的中心范畴(“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

现在的问题是不能使这种所谓“乐观”和开拓变为一种浅薄的进化论、决定论,而应该像鲁迅那样在吸取外来文化影响下所生长和具有的深沉的历史悲剧感、人类命运感……。这样,它才真正具有现代型的无可抵挡的乐观力量。

大体来看,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方面经历了五个阶段。在先秦,主要是政治论的社会哲学,无论是儒、墨、道、法都主要是为了解答当时急剧变动中的社会基本问题,救治社会弊病。在秦汉,它变化为宇宙论哲学。到魏晋,则是本体论哲学。宋明是心性论哲学。直到近代,オ有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的认识论哲学。而在这所有五个阶段中,尽管各有偏重,“内圣外王”“儒道互补”的实用理性的基本精神都始终未被舍弃。

在现实生活特别是古代农业社会中,除军事斗争的特殊情况外,并非任何矛盾都必须激化或转化...正因为中国辩证法主要源出于和应用于社会秩序、政治统治和人事经验,它之所以具有这种特性,便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根源和生活依据。” 引自章节:二《老子》三层

《易传》与《老子》又仍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特征。 第一,两者都是实用理性的辩证法,都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政治斗争和伦常制度,而不是概念的辩证法和纯理论的思辩抽象。它们都有经验的要求。“。。” 第二,都重视和追求事物的均衡、和谐和稳定。《老子》是以贵柔、守雌、尚静来达到这一目标,《易传》则以重刚、行健、主动来达到同一目标。“。。。”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李泽厚

李泽厚

李泽厚 学者,哲学家。湖南长沙人,一九五四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等多所大学客席教授。重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中国思想史论 (古代、近代、现代) 》、《历史本体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纲要》等。刘绪源 作家,评论家,高级记者。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思想史、儿童文学等多重领域均有研究,代表著作有《解读周作人》、《今文渊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等。

李泽厚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