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作者:彼得·杜拉克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1

顾文姬评分

5

2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内容简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SBN:9787806458181,作者:(美)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著;彭志华译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企业家经济的出现不仅是一种经济和技术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和心理问题。然而,不管原因如何,其结果最终还是属于经济范畴。

在我接触的大部分企业里,最优秀的人往往都在从事最徒劳无用的事情,然而他们达到的只不过是延缓接受不可避免的事情,可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窗口”开放期间,有大量的进入者。但是,一旦结构稳定和成熟,其结构似乎就不会改变。

一旦“窗口”关闭,淘汰期就开始了。大多数公司在“窗口”开放时期开创的事业都不能熬过淘汰期。

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高风险的,但是吃老本(即不创新)比创造未来风险更大。

在过去的20年中,人们的世界观和认知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人们认识到政府机构及其政策都是人为的,而不是天赐的。既然是人为的,因此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些机构和政策都将很快被淘汰。然而,许多政策的制定仍然是基于一个古老的假设,即无论政府做什么都是以人类社会的本质为依据的,因此是可以“永恒”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政治体制能摒弃陈旧的、过时的、不再具有生产力的政府机构和政策。

确切地说,创新者的所见所闻受严肃的逻辑分析左右,直觉也不见得很对---的确,如果直觉意味着“我觉得”,那么,直觉则根本没有好处,因为这只不过是“我希望它怎样”的另一种说法,而不是“我认识到它会怎样”。 分析虽然严谨---它要求测试、试验和评估,但它必须建立在对变化、机遇和新情况的感知上,而且还要敏锐地觉察到大多数的人仍然确信的情况与实际发生的新情况之间的不一致,这要求人们有这样的态度:“我的知识还无法进行分析,但是我会去探寻,我将走出象牙塔四处看看,问一些问题,并用心听取意见”

毫无疑问,每一个服务机构的规模都有日记扩大的趋势。由于利润并不是这些机构的绩效检验指标,因此规模的大小就成为衡量服务机构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成长目标。 于是,总会出现许多需要做的事情。但是,要让他们停止做哪些“一直在做的事情”,二专项做一些新的事情,他们就会无法容忍,或至少是感到非常痛苦。

意外的失败要求你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失败应该被当做创新机遇的征兆,并认真对待

目标明确的创新源于周密的分析、严密的系统以及辛勤的工作,这可以说是创新实践的全部内容。...目标明确的创新至少涵盖了90%的有效创新。

企业家精神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创造性的”,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工作。

事实上,在所有创业的企业当中,企业家只占少数。它们创造出了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东西,它们改变了价值观。

在他的论述中,”企业家“就是在市场中充分利用未被他人认识的获利机会并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最后一个告诫,若想通过收购,也就是说,通过收购小企业来实现自己企业的创新,那是徒劳无功的。收购极少会成功,除非进行收购的企业,愿意并且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想被收购企业提供管理人员。

首先就是不要太聪明,创新必须能由普通人来操作,而且,如果创新想要达到一定规模和重要地位的话,就必须使那些笨人也能操作。毕竟,能力低下者是唯一数量充足且取之不尽的来源。

西方经济学中是用“效用”一词来描述人们对物品有用性的主观感受。萨伊认为 “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性能叫做效用,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

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创新就是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

检验创新的标准永远是:它为用户做了什么。所以,企业家精神永远应该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明确地说,企业家管理需要在以下4个主要领域中制定政策,并付诸实施: 第一,组织必须接受创新,并愿意视变化为机遇,而不是威胁。它必须承担起企业家的艰苦工作,并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来营造企业家氛围。 第二,必须对公司作为企业家和创新者的表现进行系统衡量和评估,同时建立起内部学习机制以提高绩效。 第三,企业家管理要求建立组织结构、人员任用与管理、薪酬、激励和奖励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四,企业家管理中有几个禁忌,也就是不该做的事。

1.只有一种方法使创新对管理者有吸引力:制定一个系统的放弃政策。

如果整个组织都知道尸体将被埋葬,那么生者才会愿意——事实上,是渴望进行创新。

无论出于何种个人动机——追逐金钱、权力还是猎奇,或是追求名誉博得他人的认同,成功的企业家都会试图去创造价值,做出贡献。他们的目标非常高,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对现有事物加以改进或修正,他们试图创造出全新且与众不同的价值和满意度,试图将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资源”,试图将现有的资源结合在一种新型的、更具生产力的结构里。

19世纪早期,美国的农民实际上没有什么购买能力,因而也无力购买农业机械。当时,虽然市场上已有各式各样的收割机,但是无论农民多么需要,也无钱购买。于是,收割机发明者之一的赛勒斯・麦考密克( Cyrus Mccormick)发明了分期付款购买方式。这种方式使农民能够以未来的收入支付购买收割机的费用,而不必仅仅依靠过去菲薄的积蓄。于是,突然之间,农民就有了购买农业机械的能力。

企业家战略仍属于企业家决策范畴,因此它具有风险性。它绝不是一种凭感觉的赌博,但也不完全是一门精准的科学。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判断。

“每一代人都需要一次新的革命”,这是托马斯·杰斐逊在临近他漫长人生旅途的终点时所得出的结论。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大诗人歌德,尽管是一位重要的保守派人士,在他暮年的一首诗中,也道出了同样的心声: 理性成为胡言 恩惠成为磨难

大约从1955年开始,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次“管理繁荣期”。大40年前,我们称之为“管理”的社会技术,首度展现在一般大众(包括管自己)眼前。从此,管理迅速成为ー一门学科,而不再是只有少数信仰者的目标的实践活动。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