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事迹言行的重要文献。其体例与《论语》相似,但篇幅却远远超过了《论语》。它记录和介绍了孔子的先世、孔子的出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政治活动和教学活动,以及孔子学生的事迹。但记述得最多的还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学派的重要参考资料。
热门摘录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对曰:“为其有二乘。”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哀公惧焉。有间,复问曰:“若是乎?君之恶恶道至甚也。”孔子曰:“君子之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诗》云:“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诗》之好善道甚也如此。 ”公曰:“美哉!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见像而勿强,陈道而勿怫。
注⑭:见像而勿强:王注:“像,法也。见法而已,不以强世也。” 注⑮:陈道而勿怫:王注:“怫,诡也。陈道而已,不与世相诡违也。”即所论道不违背世间通行的道理。
见到榜样不勉强去学,讲论了“道”就不违反。
注②:器不雕伪:器物无文饰雕画,不作伪。
虽危犹起居,竟身其志。
注③:蒯聩之乱:卫灵公太子蒯聩因犯罪出奔到晋国,卫灵公死后,他的另一个儿子辄被立为国君。蒯聩知道了这个消息,从晋国打回来欲夺取君位,引起一场动乱。
孔子闻之曰:“善哉为吏!其用法一也。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公以行之,其子羔乎!”
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季羔做官做得多么好啊!他执行法令标准一致。心怀仁义宽恕就能树立恩德,而严刑暴虐就会结下仇怨。公正地执行法令,就是季羔吧!”
不畏強禦,不侮矜寡;其言循性,其都以富,材任治戎,是仲由之行也。孔子和之以文,說之以詩曰……
其骄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
说者流于辩,听者乱于辞。
子贡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臣从君命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赐,汝不识也。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 孔子家语 (Kindle 位置 312-314). Kindle 版本.
他用人的原则是以贤能的人替换不贤的人。
注①正月:《诗经•小雅•节南山》中的一篇。
注② 釐王:东周国君,周庄王之子 ,名胡。
昔东夷之子,慕诸夏之礼,有女而寡,为内私壻,终身不嫁。嫁则不嫁矣,亦非贞节之义也。
从前东方少数民族的一个人,羡慕华夏的礼义,他有个女儿死了丈夫,他想为女儿再招个女婿,女儿终身不嫁。可以改嫁而不改嫁,这并非表现了贞洁。
即使爱护百姓也不能比刑法更宽。
如果父亲健在,为母亲服齐衰的人,要体现出没有两个尊长。
孔子家语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