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

作者:怀特海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2

顾文姬评分

5

30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教育的目的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原版首次出版于1929年,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 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活与活力,反对学生灌输知识,面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路教育便无从谈起。”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对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参考与指导价值。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即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教育的本质是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当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时,无知就成了罪过。

认为较容易的科目应该在较难的科目之前学习,这种观点并不对。相反,有些最难学的东西必须先学,因为人的先天秉性规定如此,也因为这些本领对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婴儿呱呱坠地,他面对的第一个需要用智力解决的问题是掌握口语。要把意思和声音联系起来,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这需要对概念和声音作出分析。我们都知道婴儿做到了,而婴儿这种奇迹般的成功是可以解释的。所有的奇迹都是如此,然而对智者来说它们仍然是奇迹。我所要求的不过是,面对这样的例子,我们再不要说把较难的科目放在后面学这类蠢话了。

In training a child to activity of thought, above all things we must aware of what I will call “inert ideas” — that is to say,ideas that are merely received into the mind without being utilised, or tested, or thrown into fresh combinations.

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腐蚀。

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

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所谓知识的利用,我是指要把和人类的感知、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那才是我们的生活。

相互关联的知识要从整体上加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命题按不同顺序可反复使用。

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是在与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与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

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向对待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

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我极力主张这样的解决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

最好的教育是利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

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文化修养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仅仅传授专业知识。

有风格的管理人员讨厌浪费,有风格的工程师尽可能节约原料,有风格的工匠更喜欢创造精美的作品。风格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风格是专家独享的特权。谁听说过业余画家风格?谁听说过业余诗人的风格?风格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除非学生能够持续不断地被兴趣所激发,不断地获得某些技能,不断地为成功所激励,否则他们永远不会进步,而且注定会失去信心。总的来说,在最近的三十年里,英国的中学一直在向大学输送大批令人失望的年轻人,这些人就像被接种了预防智力热情蔓延的疫苗,拒绝任何智慧火花的迸发。大学的教育进一步强化了中学的教育,更加剧了这种失败。结果,年轻人的热情转向了其他方面,于是,有教养的英国不再容易接受新概念了。

学而不用很可能是十分有害的。这里的运用指的是将知识用于生活之中,用于日常的感观、感党、愿望、欲望和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我知道有些人想要通过被动地回顾一些零散的信息,为自己的灵魂提供能量。但人性并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当然,除了某些报社的编辑需要这样。

大学的作用,是帮你褪去知识的细节,掌握本质的原理。我所说的原理不是诉诸口头的规则,不是向他人宣告的声明,而是一种完全浸透到生命中的思维习惯,是大脑面对特定刺激时的反应方式。没有人会清晰和有意识地照着知识的引导处理问题。智力的培养,指的不过是塑造合适的思维方式,让人们能用令人满意的方式应对问题。我们常把学习比作翻阅所看过的书本,当我们遇到问题,就会翻到正确的那一页,将书上的内容向世界宣读。

如果我们布置的任务恰好能满足学生们在成长阶段的自然渴望,学生们能保持最大的动力,获得明显合乎情理的成果,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自由度,那么我们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

那些一味沉迷书本而不参加其他活动的书虫,并不能因敏锐的大脑而出类拔萃。他们更可能成为在思想上墨守成规的人。这是因为他们接受的广博的知识,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脑力所能承载的范围;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大脑缺乏来自手头或口头创作活动的刺激。

科学为我们带来的是逻辑思考。逻辑又分为两种:一是探索过程的逻辑(归纳逻辑);二是探索成果的逻辑(演绎逻辑)。

而且,我们灌输给孩子们的外交和政治知识其实都反映了非常狭隘的历史见解。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观念、思想、美学和民族发展动力的变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因为这些因素掌控着人类的动荡历史。过去就像是美酒,而罗马帝国将美酒注入现代生活的瓶口。要了解欧洲文明史,就要理解罗马帝国的思想和伟业。

教育必须让学生接受新的观点,让他们有能力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的主流思想,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有生命力的。

大学是一个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力的地方。“大学存在的原因是,使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中联合起来,从而在汲取知识和热爱生命之间建立联系。”

大学确实要传递知识,但应该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递。大学应该对社会做出这样的贡献。没有做到这点的大学是没有存在的意义的。想象所带来的兴奋感能让知识不再枯燥。事实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事实,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存在。事实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它充满了能量,就像我们梦中的诗人和向往的建筑师。

两点教育原则:一是“不要教授太多学科”;二是“将教学内容讲透”。

那些来自过去的知识,唯一的用途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当下。

人的大脑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它总是永不停歇地活动着,些微的刺激都能引起大脑的反应。你不可能先把思想明确化,再去解决问题。

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最大的区别:前者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后者则旨在利用这些思维活动。

艺术风格、文学风格、科学风格、逻辑风格、实践风格,所有这些风格都有着相同的美学特质,那就是实现和约束。

教育的目的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怀特海

怀特海

怀特海,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面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怀特海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