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2

顾文姬评分

5

903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第二性内容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的“圣经”。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之书。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颖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女人,为我们熟知而又陌生,自从地球有人类以来,她就成为永恒的主题,备受人们的赞誉、诅咒和诋毁。伟大的女人和伟大的男人一样崇高、神圣;险恶的女人和狠毒的男人一样凶残、卑鄙。第二性―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读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揭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堕胎、卖淫和两性的平等。当代妇女问题探寻 历史与永恒的品味译者前言《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ior.1908-1986)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存在主义的女权作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女学问家。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萨特的终身伴侣,他们虽然共同生活了50年,却没有结婚,因为“我们认为,按照我们的信念行事,认可这种非正式的婚姻状态,是合乎道德的”(引自《波伏娃自传》,第二卷)。1943年,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女宾》问世,从此,她一越而成为作家。1945年,她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小说《他人的血》出版,在法国引起强烈反响,她的作家才华得到公认,在短短的两年中,这部小说就再版了32次。战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妇女研究方面,1946-1949年,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第二性》的创作,1949年,《第二性》在法国出版,立即轰动一时,被誉为“有史以来的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从而成为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经典。1952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一版再版,成为当时美国的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此后,该书被许多国家出版,成为各国妇女研究者的必读之书。1986年,我国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出版了《第二性》的第二卷,书名为《第二性-女人》。由于这个版本是根据台湾译本印制的,书中除有些术语和内地不尽相同外(如把“无产者”译成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今天男人们结婚,是想要寻到一个栖身之所,但并不想为之所限;他希望有一个家庭,有随时能够摆脱那里;他有了家,心灵却在流浪;他并不排斥家庭幸福,却不将其视为追寻的目标。平淡重复令他厌倦,他喜欢猎奇、历险、反抗命运,希望找到可以使他脱离孤独的伙伴和朋友。女人试图创建一个永恒、连续的宇宙,但丈夫和孩子们却要超越她创造的天地,因为这个天地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固定的环境。而这才是她虽不愿意承认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性质的可疑,却还是要逼迫他们接受她的环境的原因,她就由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斌成了后母和泼妇。

有些少女永远不能体验到真正完整的爱情,她们一生都在追求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女人不会接受她的次要者地位,除非她在这种放弃行为中可以重新变成主要者。可不是吗,她在变成客体的过程中,成了孤芳自赏的偶像,但对他仍成为次要者的无情逻辑,她则予以唾弃。她想成为迷人宝贝,而不是做被人获取的物品。 于是,男人们发现这种前后矛盾是无所适从的:她袒胸露肩,裸露双腿,可人们一旦去注视它们,她便会脸红,恼怒。她喜欢刺激男性,但如果看到她已经引起他的欲望,她又会感到厌恶,退避三舍。男性的欲望是恭维,同样也是冒犯。

这种失败主义的根源是青春期的少女并不认为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她认为无需对自己提出那么多的要求,她本人的努力并不能决定自己最终的命运。她不是因为自己的劣等性而将自己交给了男人,而是因为她将自己的命运交到男人手里,从而接受了她劣等的观念,确立了自己是劣等性的真理。

……要让女人能够以男人的方式去恋爱,就是说,不质疑她的存在本身,而要自由地去爱,就必须让她自认为是与他平等的人,让她具体地成为这样的人,必须让她带着同样的决心投入到她的事业当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况还不常见。

男人服从不可推却的必要性,女人则应该不断更新她的决定;她往前时并不笔直对准面前的目标,而是让他的目光在周围扫视;因此她的举止是胆小的,犹豫不决的。尤其她觉得——就像我已经说过的那样——她越往前走,就越是放弃其他机会;

只要女人还想做女人,她的独立地位就会在她身上引起自卑情结;反过来,她的女性特点使她怀疑自己的职业机会。

……她习惯于无所事事,在生活中从来不感到纪律的严格必要性,她不能作持续的和持久的努力,不能强制自己获得扎实的技巧;她不屑于不会问世的、要上百次毁掉又重新拿起的工作,厌恶成效不大的、孤独的摸索;由于从童年起,别人就教她如何讨人喜欢,教会她弄虚作假,她希望用诡计来摆脱困难。

……女人的自恋不仅没有丰富她,反而使她贫乏;由于除了注视自我,什么事也没做,她使自己虚无化;她对自己的爱一成不变,她在自己的著述中没有透露本真的体验,而是推出用陈词滥调建造起来的想象的偶像。

有个作家对我说:“女人从来不超越机遇。”这十分正确。她们仍然惊异于得到允许探索这个世界,她们列出探索的清单,却不想发现其中的意义。

事实上,为了成为一个创造者,自我培养,也就是说把看戏和知识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超越性的自由活动去掌握文化;必须让精神连同它所有的财富投向空无的天空,并且移居那里;如果千百种联系把创造者滞留在大地上,创造者的冲动就破灭了。

女人觉得自己低劣,实际上是迫使她要做个女性化的女人的种种规范让她变低劣。若是出于她自发的抉择,她会选择做个完整的个体,做个主体,做个自由意识,对着世界和未来敞开自我;如果说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她带有男性化的倾向,还不如说这表示一般所谓的女性化其实是斲伤女人,让她做个残缺不全的人。

爱情这个词,对男女两性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这是在他们之间引起严重误解乃至分裂的原因之一。拜伦说得好:“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的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存。”

婚姻的悲剧性在于它无法向女人许诺过的幸福(保障幸福这种事本来就不存在),而在于它摧残了他;它使她注定要过着周而复始的千篇一律的生活。如我们所见,女人头20年的生活是极其丰富的;她发现了世界,发现了自己的命运。她在20岁左右成为家庭主妇,此后便久久地受着丈夫和怀里孩子的束缚,她的生活实际上已经永远结束。真正的活动,真正的工作都是她丈夫的特权。她只能做些令人厌倦而永远不会完全令人满意的事情。

女人缺乏作为一个性别的共同责任感。

圣·保罗告诫女人不要抛头露面,要处处小心谨慎。他把女人从属于男人,建立在旧约和新约全书的根据之上。“因为,男人不属于女人,但女人却属于男人;没有一个男人是为女人创造的,但创造女人却是为了男人。”另一处说:“丈夫是妻子的统领,这甚至和基督是基督徒的统领一样……所以,就像基督徒要服从基督那样,让妻子也完全服从她们自己的丈夫吧。”

在谴责肉体的宗教里,女人也成了有极大诱惑力的魔鬼。德尔图良(Tertullian)写道:“女人啊,你是魔鬼的大门,你把连魔鬼也不敢直接攻击的人引入歧途。上帝之子不得不死是你的罪过;你要永远举哀,永远衣衫褴褛。”圣·安布罗斯说:“是夏娃把亚当,而不是亚当把夏娃引向罪孽的,女人把她所引向罪孽的男人认做丈夫是公平合理的。”圣·约翰·克里索斯托说:“在一切野兽中,没有一种像女人那样害人。”

女人必须起的一个作用就是要有优雅的风度:她的美丽、魅力、智力和典雅,都是她丈夫财富的明显外在标志,如他订做的汽车车身那样。若他是富有的,就会用裘皮和珠宝来打扮她;要是不太富有,他就会夸耀她有德行和会持家。而最穷困潦倒的人,要是得到一个能侍候他的女人,就会认为他毕竟有了一点财产

女人的作用之一,就是炫耀自己,她的美丽、她的魅力、她的聪明、她的优雅,是丈夫财产的外在标志,同他的小轿车的车身具有同等价值。他要是富有,就让她一身绫罗绸缎、珠光宝气。他要是穷一点,就夸耀她的道德品质和持家才能;哪怕他没有财产,要是有一个伺候他的妻子,便认为在人间拥有某样东西

...精神分析家總是以男人來定義人,而只將女人看做是女人,每當她舉止像個人的時候,就會有人說她模仿男人。

社會習俗、流行時尚常會切斷女人身體和存在超越性之間的聯繋,像是裹小脚的中國女性連走路都有困難、好萊塢女明星上了指甲油的尖長指甲使她兩手不得自由,其他像是高跟鞋、束腹、各種形式的撐裙架等等,與其説是爲了突出女性身體的曲綫美,還不如説是要讓她行動不便,活動受限制。不管是讓女人身體圓潤豐腴,或者是不准她勞動而變得蒼白瘦弱,以各種不方便行動的服裝來羈絆她,以各種繁文縟節來牽制她,這都是因爲男人將女人視爲他的財物。

服饰对许多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可以使女人凭借幻觉,同时重塑外部世界和她们的内在自我。

在現代,父母親養育女兒仍然把對她的期望放在婚姻上,而不甚在意她個人的發展。她自己也知道婚姻能帶給她許多好處,因此非常期望婚姻。結果就是,和她的兄弟比較起來,她受的教育比較不具專業,也比較不扎實,她也無法全心投入自己從事的職業,因此她自甘居於低下地位;惡性循環就此形成:這種低下地位更加强了她想要找個丈夫的欲望。所有的利益背後都會帶來相應的負擔,如果負擔過於沉重,利益本身就和奴役一般無二。

她这样重视长丝袜或者尼龙袜,这样重视手套和帽子,绝非什么用处都没有,而是要保证自己的地位是她别无选择的义务。这种情况越是普遍,打扮漂亮的女人就会得到越多的殷勤;她越是要找工作,美貌绝伦带给她的利益就会越大。花容月貌代表着一种武器、一面锦旗、一种防御、一封推荐信。

如果两个伙伴认为彼此是平等的,就可以避免虐待与被虐的诱惑;如果男女两个人都有一点节制和某种慷慨,胜利和失败的想法就会云消雾散:爱情行为就会变成自由交换。 难办的是他们通常更喜欢年轻的女人,30岁的女人被抛给了成年男性。固然她在他们当中会碰到某个不会冷落她的尊重和友谊的人,但是如果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得并不傲慢,她就算是很幸运的了。当她期待出现一次不但涉及到她的身体,也涉及到她心灵的恋爱或冒险时,问题在于如何找一个她能够与之平等相待,并且他也不自视优越的人。

让孩子屈服于母亲,让妻子屈服于丈夫,就是在助长世界上的暴政。

女人在结婚之后,是何等轻易地放弃音乐、学习和事业。在她的设想中,她关心自己利益的方面明显太少了,甚至计划成功之后她也不会得到多少好处。

男人的幸运一在成年时和小时候一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有道理。

没有一定之见是不可能谈论任何人类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本身,所采纳的角度,已经设定了关注问题的级别。 高手与平庸的差异从一开始就决定了。

要求女人生孩子比管理公民的日常事务要更深入地破坏女人的生活,任何国家都从来不敢强制性交。在性行为中,在怀孕时,女人不仅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投入本质的价值。

人们不会强迫女人生孩子,所能做的是,把她禁闭在某种处境中,怀孕对她来说是唯一的出路,法律和风俗把婚姻强加给她,禁止避孕措施和人工流产,禁止离婚。

第二性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之书。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